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弦乐器在古代四大乐器种类(敲击乐器、吹管乐器、弹弦乐器、拉弦乐器)中产生最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一类,短短数百年的历史就衍生出了诸多品种。除轧筝外,今人将拉弦乐器依据琴筒形状的不同分为梨形拉弦乐器和圆筒类拉弦乐器,其中由奚琴发展而来的圆筒类拉弦乐器,在所有拉弦乐器中更是占有独特的、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音色、韵味密切相关的,而这种音乐上的特征归根结底又是因为其形制上的特点造成的。本文运用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现存的各种实物、壁画、雕塑等,就圆筒类拉弦乐器的形制演变进行考察。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对史料的整理分析,按照乐器的形制发展及音乐表现力,将圆筒类拉弦乐器发展历程分为雏形期、完善期与衍生期。雏形期首先从圆筒类拉弦乐器的先祖一奚琴着手,针对当前学界有关奚琴形制的一些观点,如奚琴在唐代就已是拉弦乐器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完善期针对一些在形制归类上有争议的拉弦乐器进行了分析,认为元代张猩猩胡琴、明代提琴均为圆筒类拉弦乐器。乾隆年间,“乱弹”兴起,出现了很多新的戏曲种类,圆筒类拉弦乐器也随之衍生发展起来。为此,清代是为圆筒类拉弦乐器的衍生期。文中将这些圆筒类拉弦乐器按照琴筒与琴杆的制作材料、琴筒尺寸大小等形制因素及其音色风格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其他部件如千斤、琴弓、琴弦等参考进去,主要分有二股弦类、板胡类、小筒胡琴类、徽胡类、二胡类、二弦类和大筒胡琴类这七大类。第二部分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圆筒类拉弦乐器形制中的各部件发展特点做归纳总结,着重于这些部件产生变化的时间、过程及影响。从共时性的角度认为圆筒类拉弦乐器形制总体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阶段性及地域性。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圆筒类拉弦乐器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作一一探讨。认为使用的便捷、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对人声的模仿均是圆筒类拉弦乐器形制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对人声的模仿”这一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