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纤维本身会泛黄变色,由此本课题组提出不用墨粉或墨水,就能在普通的打印纸上实施打印的无墨生态热烤技术理念。本文就在这一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探明了热烤打印后打印纸无明显损伤的原因。其次,通过对热烤打印和现行打印技术打印后打印纸的微细结构及其热解产物的分析,探讨了热烤打印的环保性。最后通过对丝绸、报纸作为打印材料时的裂解产物及其环保性等的对比,探讨了无墨打印技术的适用材料。(1)通过对打印纸的热重分析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进一步分析,探明了打印纸没有明显损伤的原由:由于每个打印点打印纸的热烤时间(受热作用的程度)远远低于TG实验,同时还有水分汽化的缓冲作用。(2)通过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探讨了仿生打印技术—生态热烤打印时打印纸表面的微细结构、热解产物及其打印效果。在热烤打印的微细照片中没有观察到生态激光打印时明显的碳化微细结构,同时由于在400℃-600℃的热烤温度时可获得打印所需的泛黄变色效果。(3)利用裂解—质谱联用仪对打印纸的裂解产物及其环保性进行了探讨。打印纸在热烤打印中受热作用的程度弱于裂解,热烤打印时所产生的挥发物要比裂解实验时少。同时它又没有现行激光打印机那样消耗大量墨粉,打印纸再生时无需进行去墨处理,因此是一种较为生态环保的打印技术。(4)利用气相-质谱联用分析仪分析了三种不同打印材料--报纸、丝绸和打印纸的裂解产物及其环保性,探明了热烤打印技术在三种材料中的适用情况:打印纸最适用于无墨打印技术,报纸最不适合,丝绸则可用于小批量生产—如打印丝绸图案作为一种特殊工艺品、名片和服装品牌等时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