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P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应对方式和共情疲劳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P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应对方式对共情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PICU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119例P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由四部分组成: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连续型资料且分布为正态,应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布特征;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应用百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的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必要时采用Fisher’s检验。连续型的正态分布资料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连续型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进行两组组间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三组及以上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共情疲劳、工作环境和应对方式的因素,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回归模型中,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PICU护士共情疲劳,工作环境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1)共情疲劳中共情满意度得分36.86±7.08,职业倦怠得分26.59±4.98,二次创伤得分25.08±7.69;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3.19±5.90,消极应对方(2)式得分9.97±4.36;护理工作环境中,职业发展得分23.33±4.12,领导与管理得分18.44±3.79,医护关系得分16.95±4.46,认可氛围得分14.03±2.24,专业自主得分18.57±2.78,基本保障得分12.64±3.59,充足人力得分12.43±3.33。(2)不同婚姻状况护士共情满意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9)。不同每月夜班数量、倒班类型和用工性质护士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共情疲劳中维度中:共情满意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职业发展、医护关系、认可氛围、专业自主、基本保障、充足人力和护理工作环境总得分呈正相关(P<0.05)。职业倦怠得分与积极应对、职业发展、领导与管理、医护关系、认可氛围、专业自主、基本保障、充足人力和护理工作环境总得分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5)。二次创伤得分与积极应对、职业发展、领导与管理、医护关系、认可氛围、专业自主、基本保障、充足人力和护理工作环境总得分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5)。(4)积极应对和认可氛围均为共情满意度的保护性因素。积极应对和基本保障均为工作倦怠的保护性因素,消极应对为工作倦怠的危险性因素。积极应对和充足人力均为二次创伤的保护性因素,消极应对为二次创伤的危险性因素。结论:(1)PICU护士共情疲劳处于较高水平;应对方式处于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共存的状态;护理工作环境各维度得分均接近中位数水平,尚不能认为护理工作环境较好。(2)共情疲劳中维度中:共情满意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环境显著相关。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环境显著相关。二次创伤与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环境显著相关。(3)影响PICU护士共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护理工作环境中的认可氛围。影响PICU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是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发展和基本保障。影响PICU护士二次创伤的重要因素是应对方式和护理工作环境中的充足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