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1979年日本学者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口服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有治疗效果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在治疗黄褐斑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在治疗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面鲜有报道,本研究以NB-UVB照射豚鼠棕黄色皮肤为色素沉着动物模型,通过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途径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黑素细胞数目、黑素颗粒合成及HMB45阳性表达的影响,探索氨甲环酸的最佳给药途径,为指导临床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色素沉着动物模型的诱导:健康花色豚鼠30只(普通级),雌性,1~2月龄,体重260g~376g,平均319g,将豚鼠棕黄色部分皮肤脱毛,接受NB-UVB照射,照射前调整焦距,使两个红色指示灯重合,照射剂量为900 m J/cm2,1次/周,共3次,总剂量2700 m J/cm2;2分组及处理:造模成功后,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6只,处理组各8只,对照组无治疗处理,A组予氨甲环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次/周[1],B组予氨甲环酸注射液皮内注射治疗,1次/3日,C组予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2次/日,3种给药途径的疗程均为30日;3评价指标:(1)于NB-UVB照射前、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2、4、6周,采用拍照大体比色评估色素沉着的变化;(2)于上述同一观察点取各组豚鼠造模区皮肤,排除时间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分别进行黑素细胞(Melanocyte,MC)染色(Imokawa法)[2]、黑素颗粒染色(Masson-Fontana M-F法)[3]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单克隆抗体HMB45)[4],观察表皮色素沉着、MC数目、黑素颗粒合成以及HMB45阳性表达的改变;4使用IBM SPSS 21.0统计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及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1豚鼠棕黄色皮肤区照射NB-UVB后,成功制备色素沉着动物模型,照射NB-UVB后豚鼠皮肤均无明显水肿、水泡及脱屑,4~6天后开始出现轻度红斑及不均匀色素沉着斑,后逐渐较正常皮肤加深并趋于均匀;2色素沉着评分、MC数目、黑素颗粒合成以及HMB45阳性表达的改变:(1)各组造模区域皮肤色素沉着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其中静脉滴注及皮内注射组豚鼠皮肤颜色基本恢复至照射前水平,口服组豚鼠皮肤较照射前仍有轻度色素沉着,对照组减退较少,色素沉着未见明显改善,各组色素沉着评分分别为:对照组1.83±0.40,静脉滴注组0.37±0.51,皮内注射组0.50±0.53,口服组0.62±0.76;(2)MC数目变化、黑素颗粒合成及HMB45阳性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分别为:427.50±2.25,0.89±.086,0.87±0.10,氨甲环酸治疗组造模区域皮肤MC数目、黑素颗粒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及HMB45阳性表达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静脉滴注组和皮内注射组MC数目接近照射前水平,分别为:391.75±10.87,392.87±8.95,口服组为:413.75±9.80;黑素颗粒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静脉滴注组为:0.62±0.06,皮内注射组为:0.70±0.05,口服组为:0.77±0.09,HMB45阳性表达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静脉滴注组为:0.42±0.22,皮内注射组为:0.54±0.18,口服组为:0.72±0.26。实验及统计学结果显示:静脉滴注及皮内注射氨甲环酸在对色素沉着的抑制上均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静脉滴注及皮内注射氨甲环酸均较口服有效(P<0.05),但静脉滴注及皮内注射氨甲环酸在色素沉着的评价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这两种途径抑制色素沉着的作用相当,口服氨甲环酸与对照组在色素沉着的评价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口服氨甲环酸在本实验中对色素沉着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治疗NB-UVB诱导的豚鼠色素沉着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从色素沉着评分、MC数目变化、黑素颗粒合成及HMB45阳性表达的变化等指标的结果分析,静脉滴注及皮内注射氨甲环酸对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较强,口服氨甲环酸对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