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谐社会和我国小康建设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存量十分丰富,然而普遍的素质却比较低下,农民的科技、文化和心理素质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相适应。如何使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相互促进,既能通过大量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经济的发展安置更多的农村人力资源就业是当前社会探讨的热点问题。研究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推动陕西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文按照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实证分析——提出对策的思路展开,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取陕西农村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分析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加之与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提出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措施。
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的解释入手,对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进行比较,结合中国的实际,寻找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并且对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通过系统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统计检验。提出了通过观念、教育、转移、政策等手段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