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的动态性逐步增强,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组织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为了及时响应需求信息的变化,实时、准确地推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跨边界合作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集群、战略联盟、供应链、虚拟企业、战略网络等网络组织形式层出不穷。
网络组织降低了全球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企业为了满足组织社会属性的要求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产物,此外,为了满足组织经济属性的要求,网络组织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结合规模经济和组织扁平化带来的优势,不断提高网络效率并追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在网络这种形态的背后,对网络组织结构模式及其评价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有助我们打开网络组织的黑箱,剖析网络组织效率产生的根源,更可以为今后建立一个结构更加合理、运转更加灵活的网络组织提供对策。
本文首先对网络组织的属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网络组织的内涵、形成原因等、结构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框架进行了分析,明晰了包括横向、纵向生产网络、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在内的网络组织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网络组织形态的特点、差异,从是否存在核心企业的角度归纳出了五种典型的网络组织结构模式,并就这些结构模式背后的推动力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容易量化的信息运行状况指标,结合熵理论对网络组织结构有序度进行了定量计算,比较了几种典型网络组织结构模式有序度的大小,在数据和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明确了网络组织结构演变的一种变化路径。最后,建立了综合评价网络组织结构有序度的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如何应用模糊分析方法对网络组织结构的有序度进行评价。本文的亮点在于关注网络组织的本原问题,对网络组织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脉络从网络组织外部的形态及结构框架,到网络组织内部的结构模式,再到结构模式背后的推动因素以及结构中的联系和互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了不同结构模式的网络组织有序度,探讨网络组织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并构建了网络组织结构有序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些研究对今后探讨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和结构优化进行了铺垫,因为只有先明确了网络组织结构模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网络组织的进一步优化才有理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