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养老金问题日趋成为社会性焦点问题。同时,近年来随着新兴金融领域的迅猛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业务转型压力。此时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养老金业务发展战略对于养老金行业的发展和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采用了比较研究、PEST方法、五力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并充分结合国情和业务实践经验,解答了“身在何处”、“去往何方”以及“如何到达”这三个国有商业银行在养老金业务发展战略上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对比了中美两国的养老金业务,认为我国以企业年金为主的养老金业务在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若干缺陷。详细分析了影响中国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各个宏观条件,并对起决定作用的政策因素进行了预测。在影响养老金行业格局的五种力量中,买方的强势议价的能力影响显著。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保险公司相比,优势与劣势并存,两者目前市场格局平分秋色;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不平衡性明显。在下一步角色定位上,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在企业年金业务中注重受托人资格,在养老金业务上以“平台化的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供应商”为其定位。结合业务实践和理论分析成果,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集团主导的金融控股模式”这个公司层主要战略提出了下一步具体改进方向。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应以差异化为主,为客户提供有别于保险公司的整体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并辅以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同时要重视与其他竞争者的合作战略。在职能层战略上以X银行为例开展案例研讨,在营销、财务资源、产品创新、运营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