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之际,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咸阳)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要通过加快西咸一体化建设,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2020年,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承载力作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经被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西安城市承载力问题,对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增强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从基本理论、研究方向、侧重点、数据要求等角度,在众多定量分析方法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交通承载力等指标,进一步完善承载力的有关指标体系,对西安城市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入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提高灰色关联分析的准确度。根据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结果,西安城市承载力水平在五年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达到相对最佳状态,说明西安在城市建设、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以承担起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重任。在众多指标中,对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道路长度、人均GDP进行预测展望。最后,参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城市竞争力、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政府管理和低碳经济等方面深入分析,并针对西安目前城市承载力状况,提出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关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