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植骨在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以及不同植骨方式预后的差异。资料与方法根据美国AAOS分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0年3月-2007年5月期间共有65例(75髋)合并髋臼缺损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入选,术中根据骨缺损情况分别进行了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和混合性植骨,本研究随访了52例(59髋),病种分型包括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5例26髋、骨性关节炎的25例31髋,外伤2例2髋,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5.28分。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手术,Ⅰ型骨缺损28例32髋,18例22髋行自体骨结构性移植,5例5髋行结合钛网的髋臼重建及颗粒性植骨,3例5髋行混合性植骨;Ⅱ型骨缺损9例10髋,行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Ⅲ型骨缺损15例17髋,其中11例12髋行混合植骨,4例5髋行钛网重建髋臼加颗粒性植骨。假体选择根据术中髋臼骨质情况决定,44例48髋采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髋臼假体,8例11髋采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随访内容包括①用信件及现场调查记录患者的功能状态,行髋关节Harris评分;②行髋关节X线检查,观察髋臼假体周围影像学表现;③动态观察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将髋臼假体周围按De Lee和Charnley法分为3个兴趣区(RⅠ~Ⅲ)分析,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动态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BMD)平均值的变化,并将各时相BMD值与术后1周内测值比较。结果获得随访的52例(59髋),平均随访时间45.6个月。①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分)23例28髋,良(80~89分)20例26髋,尚可(70~79分)3例5髋,无失败(<70分)病例,优良率91.53%。结构性植骨优良率75.00%,颗粒植骨优良率91.67%,混合植骨优良率87.50%;②X线显示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54髋,占91.53%;术后3个月行X线检查见髋臼植骨周围出现透亮带者5髋,占8.47%,均小于2mm,且无临床症状,1年后复查见X线表现提示骨小梁连续,无透亮带;③髋臼假体周围BMD在术后6个月平均下降至78.15%,术后12月上升至84.98%。以臼杯假体内侧(RⅡ)失骨量最多,降至71.48%,与文献报道无骨缺损髋臼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规律及程度相符合。结论1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于存在髋臼骨缺损的病例采用植骨可以进行有效的重建,增加髋臼假体的覆盖,有利于假体的稳定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2植骨时需掌握其指征,AAOSⅠ型缺损时可行结构性植骨,AAOSⅡ型缺损时可行颗粒性植骨,部分缺损较大病例需结合结构性植骨或钛网重建髋臼,AAOSⅢ型或Ⅳ型缺损可行混合性植骨或结合钛网的颗粒性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