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离子电池PC3基负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的到来,能量的存储和转换成为了热点。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工作电压、优秀的循环能力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容量和能量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且锂资源短缺。为了应对锂离子电池当前的困境,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和基于在自然界丰度高的钠、钾元素开发其他类型的碱金属离子电池得到广泛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二维材料拥有更多的离子嵌入点位、高电子迁移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势,是锂钠钾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的重要候选者。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预测新型二维材料PC3基单层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特点,旨在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和性能优化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PC3单层二维材料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力学性能及其作为碱金属电池负极的原子吸附性能、原子扩散性能、容量、开路电压及离子嵌脱引起的体积变化等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属于P3m1空间点群的PC3单层二维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C3单层作为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时,展示出良好的扩散性能(迁移势垒分别为0.11 e V,0.05 e V和0.09 e V)、高的理论容量(1600 m A h g-1,1200 m A h g-1和1200 m A h g-1)、小的体积膨胀率(1.37%,0.06%和0.6%)、低的开路电压(0.13 V,0.10 V和0.34 V)以及碱金属原子吸附后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PC3单层仅仅对K原子的吸附强度较高,对Li原子和Na原子的吸附属于弱吸附。(2)为改善碱金属原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Si元素掺杂对PC3单层二维材料碱金属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掺杂Si元素能提高PC3单层对Li、Na等碱金属原子的吸附强度,可有效地避免枝晶的生成。容量和开路电压变化不大,而Li原子和Na原子的扩散能垒略有增加。吸附浓度较低时,吸附后的PC3单层导电性未得到明显提高。(3)进一步,为了提高掺杂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并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了B元素掺杂对PC3单层二维材料碱金属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B元素掺杂结构的掺杂形成能低于Si元素掺杂的,更易形成,且相对于Si元素掺杂,B元素掺杂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同时,B元素掺杂同样能提升PC3单层对Li/Na/K原子的吸附能力。吸附后,B元素掺杂的PC3单层导电能力强,利于减少能量内耗。
其他文献
学位
通过搜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得到秦汉时期女性人名864例,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人名的取名用字以及人名含义进行分类和分析。在女性人名的单双名方面,单字人名的数量多于双字人名的数量。该时期女性人名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名所显示的性别特征不明显,虽然有带“女”字的人名,但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女性人名的用字同样适用于男性人名;二是阶级性,由于生活阶级的差别,上层女性人名中的常用字与下层女性人名中的常用字不同,下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人均寿命延长和减少生育观念的影响下,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同时,许多年轻人迁出农村,在城市定居工作或生活,农村家庭趋于空巢化和小型化,农村老年人群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一方面,在当前社会高速转型阶段,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逐步淡出重要养老保障的舞台。另一方面,农村养老院设施有限、成本较高,农村老人的经济状况较差,不足以支撑起如此高昂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举步维艰,而社区养老发展速度缓慢,保障水
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和机械完整性对电池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宿主材料会因锂离子往复的嵌入/脱出产生不同程度的体积膨胀或收缩,而周期性的体积变形会使电极中产生应变和应力且不断累积,最终导致活性材料晶体结构坍塌,电极材料破裂、粉化甚至脱落,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关于电极机械性能的研究和分析对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数
金属锂是下一代储能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锂枝晶的存在、生长会导致电池内部热失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池领域中的持续发展。在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中,锂枝晶会导致电池内部形成短路,从而引发电池热失控等问题。即使在机械强度较高的固态电解质中,由于锂枝晶过高的机械强度,也仍会对电解质造成破坏。针对锂枝晶导致的电池失效等问题,本文在力-电-化多场耦合条件下分别建立了液态和固态电解质中锂枝晶生长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