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自伤行为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长丰及望江两县作为研究现场,在所选两县随机抽取四所中学,以所抽中学的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3402名学生。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调查员的帮助下,以匿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N-S内外控制源量表、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在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无自伤、偶尔自伤及反复自伤作为三分类因变量,以性别、年级、自我报告与父亲关系、自我报告与母亲关系、自我报告家庭经济水平、自我报告过去一年在班上的成绩,以及留守、心理控制源、SCL-90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两地初中生总体自伤发生率较高(30.2%),年级较高(P<0.01)、成绩较差(P<0.01)、家庭经济水平较差(P<0.01)、与父亲关系较差(P<0.01)及与母亲关系较差(P<0.01)的中学生自伤发生率较高。留守初中生自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1),同时留守初中生心理控制源得分及症状自评量表的所有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高年级、自我报告与父亲关系较差、心理外控、心理躯体化以及敌对症状可能为初中生自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中生自伤行为多见,其中留守初中生心理相对外控,自评症状较多,自伤发生率更高,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儿童自伤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