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不完善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这一结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95年尼克·里森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超额交易中引发投机失败导致巴林银行破产,以及2001年安然公司隐瞒债务、人为操纵利润最终以破产收尾,到2007年东北高速三足鼎立拥有完美股权结构,却导致公司矛盾重重,最终以分拆告终,再到2008年宏盛公司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却发生新旧股东控制权之争,最终导致公司摘牌退市。这些案例都集中说明由于公司治理问题最终使企业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因此研究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A股证券市场中2013、2014年被ST的公司,根据配比原则抽取资产规模相当的非ST即健康公司作比较,选取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指标为变量,对公司治理和经营困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回归,形成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股权制衡度与经营困境呈正相关;第二,在控股股东性质中,国有股持股比例与经营困境呈正相关;第三,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与经营困境呈正相关;第四,前三名高管平均薪酬与经营困境呈负相关;第五,其他解释变量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频率以及高管平均持股比例与经营困境相关性研究统计结果均不显著。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我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从企业自身来说,要形成合理的股权制衡度、逐步减持国有股持股比例、尽量使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以及适度提高高管薪酬;其次,外部第三方及监管部门需要完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以外部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为标准,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国家要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使企业能够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这样企业可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竞争能力,最终避免陷入经营困境,同时可以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