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丧偶老人需求与支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带来了社区人口的流动性和异质性的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等。与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同步进行的是人口的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在这部分老龄人口中,丧偶老人占了一定的比重。在失去了配偶的支持后,丧偶老人必须独立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本文从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双重角度出发,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丧偶老人的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发现多数丧偶老人面临着自身的贫困困境以及来自外界的歧视。同时,有能力的丧偶老人往往成为子女家庭的凝聚力并创造隐形的价值财富,他们是社区的潜在稳定力。在经历了诸多生命事件之后,丧偶老人亦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丧偶老人具有健康、维持基本生活、社会交往、尊重、价值实现的需求。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使得丧偶老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且丧偶老人本身多经历过粮食短缺时期,因此多对物质上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城市化所引起的丧偶老人交往范围的缩小,加之生活的快节奏等使得丧偶老人的社会交往及尊重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现阶段,多数丧偶老人受到传统文化、子女压力及本身经历的影响,选择再婚和机构养老的未占主流。但是其本身需求是否会随着城市的变迁、文化包容而引起价值观的改变仍需将来考量。在社会工作中,应对丧偶老年群体给予关注。现阶段,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根据丧偶老人本身需求建立起相应的支持体系是必要的。在社区建设中,需考虑完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为丧偶老人的社区互动提供支持。同时,基于社会政策层面的保障才是丧偶老人积极生活最有力的环境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外来务农人员的特点,从其职业特点及与城郊农业、农村的关系,研究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基于北京某村的实地调查,在劳动、经济、居住、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社会交往及社
高校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经验交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需要加强教学档案普法教育力度,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规
<正> 友人说,去到云南安宁,不观碧玉泉,不赏曹溪寺,不洗“第一汤”,不到影视城,是枉走一趟。而愚见,来到安宁,不游百花山,实为终生的遗憾。 因为碧玉泉、曹溪寺、“第一汤”
为了确定测量海绵铜中铜含量的最佳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高价值海绵铜含量的准确性,采用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几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放置时间
<正>研究目的:随着科学技术和体育运动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科技运动装备为体育运动带来的影响。其中运动紧身服装作为一种功能性运动装备在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中
会议
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出现和市场容量的饱和,围绕着终端市场的争夺也变得紧张而激烈起来。联合品牌作为一种商战中的双赢策略,逐渐被企业普遍接受并广泛采用。以往的研究发现消费者
消除贫困既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责任,也是中国现阶段实现和谐社会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如何消除贫困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美称的旅游业,己经与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将旅游业提升至战略性支柱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社会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创新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