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接续助词「ノデ」「カラ」表达的因果关系复句中,存在多种层次的时间关系。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时间定位,1)以发话时为基准进行的时间定位,称之为绝对时态;2)以复句中主句事态进行的时间定位,称之为相对时态。但是事实证明,针对不同时间关系和用法,分别使用绝对时态和相对时态的不同理论进行解释,由于割裂了功能连续性导致不能统一地合理解释各种不同现象,致使无法阐明各种不同时间关系中的共性。因此,我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在深层次理论上形成统一视点,对因果关系复句中的各种时间关系进行基于动态变化理论的系统化解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以往的理论缺陷,本研究在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以下课题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统一的理论以便更加合理地解释因果复句中的全部时间关系现象和用法。(1)首先,在实际使用中,因果复句的主从时态有哪些组合方式,能够形成怎样的时间关系,各自具有什么样的时间关系特征?(2)其次,在因果复句的各种形式组合中,主从句的时态如何相互作用?会形成什么样的复合型功能?这些功能复合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3)再次,考察因果复句中的时间关系的[视点]有哪些,它们之间可以有怎样的移动和层次性?视点对复句中的时间关系和功能复合形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最后,明确由视点移动和复合型功能产生的因果复句时间关系考察方式具有怎么样的层次性和体系性。本论文包括序章以及最后总结章在内共由七章组成。以下就各章节的考察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序章中,首先围绕着课题的中心内容,概述了前期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了其中的问题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研究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目的和构成。第一章中,首先对前期研究在批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指出了前期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前期研究进行总评价,总结出前期研究总体存在的理论和思路上的问题。最后介绍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础概念,以及本研究的研究课题。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具体问题展开的论述。在第二章对时态功能下的时间关系进行考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复句中的时态功能表达与发话时的时间指示功能,规定主从事态分别与发话时之间相对独立的时间关系。事态与发话时的时间指示关系优先于事态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体现这种时间关系特征的主从时态形式组合为「ル、ル」和「タ、ル」两种。两种组合也存在着事态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这种关系由时态形式之外的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决定。时态功能下的时间关系特征是由复句中外部视点来决定的,构成了「时功能+0+0」功能复合的模式。外部视点下的时态功能的时间关系考察方式是相互独立的时间关系考察方式。第三章中对时态和体功能复合下的时间关系进行考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复句中体的功能表达复句内部事态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体功能复合下的时间关系的特点是复句内的事态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优先于事态与发话时的时间指示关系。这种时间关系特征体现在「タ、タ」和「ル、タ」这两种主从形时态形式组合之中。「タ、タ」的事态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为过去先行的时间关系。「ル、タ」的事态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有后续关系和同时关系两种。这些时间关系都是复句中体的功能复合下才产生的时间关系。复句中时态功能和体功能的复合是由内部视点来决定的,构成了 「时+体+0」功能复合模式。视点由外部视点向内部视点移动,移动到了复句内部的主句事态的时间领域内。内部视点下的时态与体功能复合下的时间考察方式是相互制约的时间考察方式。第四章中对语气功能复合下的时间关系进行考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复句中的语气功能表达复句中主观层次的时间关系。由主从句事态之间的客观的时间关系向主观的时间关系转化。主观的时间关系是认知主体对时间关系进行了主观上的认知,此时的时间关系已经是带有主观认知和感情的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特征体现在「ル、タ」和「ル、ル ·夕ノダ」的组合方式之中。「ル、タ」和「ル、ル ·夕ノダ」的客观时间关系是过去的从句事态先行关系,「ル、タ」的主观时间关系是心理的现在和眼前描写,「ル、ル ·夕ノダ」是具有感情评价的时间关系,感情的评价被具体化。这种主观的时间关系是由主观认识视点和语气功能的复合所决定的。语气功能复合的模式是「时+0+语气」。语气功能和认识视点下的时间考察方式是一种主观的时间考察方式。在以上三章分别对时态、体、和语气功能复合下的时间关系进行充分分析和考察后,第五章对这三种时间关系进行体系性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外部视点到内部视点的移动,以及内部视点到认识视点的移动产生了时态功能、体功能复合以及语气功能复合的不同层次。视点和功能复合的层次又使得因果复句中时间关系的分析呈现出[一次时态]、[二次时态]和[主观时态]的层次性和体系性。这三种时态呈现三种不同的时间关系考察的层次性。利用这一时间关系分析的层次,可以将因果复句中各种不同组合下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时间关系进行体系化的研究。这种体系化可以简单归纳如下:一次时态:「ル、ル」和「タ、ル」=外部视点=「时+0+0-」=时间指示层次的时间关系二次时态:「タ、タ」和「ル、タ」=内部视点=「时+体+0」=事态间顺序层次的时间关系主观时态:「ル、タ」和「ル、ル ·夕ノダ」=认识视点=「时+0+语气」 =主观层次的时间关系综合上述各章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在解决该课题中,可以归纳出如下突破和创新:(1)以往的研究在考察复句时间关系时,采取了较为片面的时态观点,将从句时态和主句时态割裂开来。而本研究认为,在主从时态的相互作用和组合下,形成了复句的整体的时态,主句时态和从句时态不再是相互割裂的两个部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在考察因果复句中时态形式的时候,不仅关注时态形式所具有的时态功能,而是关注时态功能与体功能,以及语气功能之间的功能复合。在考察因果复句的时间关系时,考虑到了多种功能复合对于时间关系的影响。(3)在形成因果复句的时间关系的形式和功能之间,找到了复句时间关系考察的[视点]。视点起到了连接因果复句中形式和功能的纽带作用。注意到了视点和视点移动对于功能复合和时间关系所产生的影响。(4)将因果复句中时间关系的解释为三个阶层,利用这三个阶层来建立因果复句中所有层次的时间关系考察的体系。体系性研究是本研究的最大突破,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缺乏统一考察因果复句中所有不同层次时间关系的框架和体系这一不足之处。另外,本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论,不仅对于考察因果复句的时间关系,甚至也能运用于考察其他复句。其分析思路是:将复句中的从句和主句时态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看待,以复句整体观为指导,考察了形成因果复句时间关系的不同功能之间的连续性。在具体分析时,不仅注重时态的形式因素,同时考虑到了形成时间关系的[词汇-语法]等综合因素。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复句中时间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