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的推行与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护士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已纳入医院标准化建设评审过程,成为重要的评价医院指标。而护理工作满意度作为患者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本研究在此背景下研究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促进医院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及医院标准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某二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科室及不同人口学特征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了解医院护理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医院整体服务满意度,继续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2013年9月1日-30日某二级甲等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及产科住院患者63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绳宇教授等研制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主要结果1.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得分为3.72±0.49。其中护理环境维度得分最高,为4.01±0.55分,其次是护理制度和护理服务维度,分别为3.75±0.21分和3.65±0.19分。而护理沟通维度得分相对较低为3.35±0.52分。2.不同科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住院费用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3.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的科室是:内科患者。4.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的人口学特征是:年龄在45-59岁、工人和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患者,其次是新农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较高。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科室、患者年龄、患者文化程度、患者职业、付费方式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策建议1.强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综合护理能力。2.结合临床科室特点及护理工作量的动态变化,科学管理,合理调配护士。3.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4.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水平。5.加强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共情水平的提高。6.严格收费管理,规范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