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膜的电组装制备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层自组装作为为数不多能有效地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但层层自组装驱动力较弱,制备的自组装膜机械性和实用性较差,根据已有的研究,部分学者提出聚电解质膜是在一个(半)导体的表面形成,因此存在用电势来控制整个组装过程和膜物化性能的可能,并在低电压下进行了尝试。壳聚糖(CS)和木质素磺酸盐(LGS)为天然高分子聚电解质,CS溶液带正电荷,LGS溶液带负电荷,它们具有价格低廉,容易制得,无毒,应用性强等特点,在生物医学、环保、化工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基于普通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引入外电场并通过对正负电极的交替联接对组装过程进行调控,制备了CS和LGS的独立电组装薄膜及CS与LGS交替电组装的复合薄膜。采用表面张力仪,接触角,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强度仪对其性能进行表征,而后对CS和LGS独立电组装膜的应用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CS膜的油水分离应用和LGS膜的重金属吸附应用,用紫外吸收光谱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表征,讨论了优势和不足。以上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CS和LGS溶液的表面张力测试得知,电压对溶液的表面张力有较大的影响。在0-5kV范围内,随着电压的增大,CS和LGS溶液的表面张力都分别降低。这意味着电组装与自组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对低表面张力的高分子溶液进行组装。(2)电组装膜的表面润湿性研究表明,水的接触角在独立电组装制备的CS和LGS膜表面都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在4kV减弱条件下制备的CS膜的亲水性可以提高1倍以上,而LGS膜则从亲水性转为超亲水性(水接触角为3.910)。而对于(CS/LGS)n复合膜,电压增加将导致其表面疏水性增加,对CS表面而言,4kV范德华力减弱条件将使其表面从亲水性转为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03.90),而对于LGS表面而言,水接触角角将从28.80上升到72.30。(3)红外光谱研究发现,独立电组装的CS和LGS膜的表面都在制备过程有结构变化。比如,4kV强电压使得CS膜表面露出C-O亲水基团,而LGS膜则露出亲水的磺酸基团。对于(CS/LGS)n复合膜,其表面结构明显改变也是因为电组装所导致的。(4)根据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知,电组装使得所制备的膜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都发生变化。(5)XRD研究发现:电组装的CS膜的结晶度随电压增加而增加。(6)CS电组装膜的油水分离研究表明其分离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的CS膜(0电压组装膜);而LGS电组装膜的重金属吸附研究表面其吸附性能也大大好于普通的LGS膜(0电压组装膜)。
其他文献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纳入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针灸古籍与现代针灸文献的相关研究,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文献研究中的进展与应用。研究发现,数据挖掘技术在古籍中疾
2012年手机游戏市场已经杀成一片血海,想让用户掏钱越来越难。因此,对于手机游戏产业链的各方来说。产品必须“叫得响、过得去、喊得硬”。
目的:研究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中医治疗对缩短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病程,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彻底摆脱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方法:
变动成本法是适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分析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损益确定程序和应用评价,分析了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思路。
西方近几年兴起的诚信领导理论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领导与下属间建立诚信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西方诚信领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诚信与诚信领导的内涵,阐述
目的探讨中药吴茱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吴茱萸封包+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
《老子》的"有""无"关系可以分为形而上层面之道的"有""无"关系、形而下的器物层面的"有""无"关系、作为人世间及天下治理层面的"有""无"关系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贯通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
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近40个国家和
本文制备了一种温敏性两亲嵌段共聚物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b-聚e-己内酯(PNVCL-b-PCL),研究了其胶束性质。以巯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引发N-乙烯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