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30例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和28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腿分别进行常规扫描和DTI扫描,根据肌肉组织结构,将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大腿肌肉分为三组:前肌群(缝匠肌、股四头肌)受累组;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受累组;内侧肌群(骨薄肌、耻骨肌、内收肌)受累组。以常规MRI图像为参考,在每块肌肉最大层面或病变最大层面处分别测量每块肌肉的FA值、ADC值,并重组病变周围肌纤维束成像。对照组在肌肉最大层面处分别测量各肌群肌肉的FA、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定量分析病变肌肉扩散特征。
结果:
对照组肌肉平均FA、ADC值分别0.3656±0.156及1.6337±0.271,特发性炎性肌病前、后、内侧肌群组与对照组前、后、内侧肌群组对比FA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DC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除内侧肌群FA值外,其余肌群各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炎性肌病未受累肌肉组与对照组FA、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DT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研究肌肉软组织的功能MR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纤维束成像,对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