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牙列缺损是指在上下颌牙列中的不同部位有数目不等的牙齿缺失,但牙列内同样存在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它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咀嚼、发音、面型、美观,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很多,目前国内仍以可摘局部义齿应用最多最广,尤其对于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更是以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主。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常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修复。混合支持式义齿在承受咬合力时,基牙牙周膜的动度范围平均为0.03mm,而远中游离端牙槽黏膜的动度范围为0.14-0.35mm,平均为0.2mm,两者形变差异可达5-10倍。这种差异可直接导致义齿在功能状态下,远中游离端义齿鞍基发生明显下沉,使末端基牙因受到远中向扭力而造成损伤,远中缺牙区牙槽黏膜因受压而产生疼痛或因过度受压造成牙槽嵴吸收。临床上,利用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时,多采用制取选择性压力印模来避免和缓解上述情况的发生。选择性压力印模是指在口腔软硬组织承受一定压力时取得的印模,可同时取得余留牙处于解剖状态而缺牙区牙槽黏膜、牙槽嵴处于功能状态时的印模。本研究拟采用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红膏-藻酸盐二次印模法与模型置换印模技术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通过对义齿戴入后的适合性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选择性压力印模法用于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选择性压力印模法用于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2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红膏-藻酸盐二次印模法进行印模制取,B组采用模型置换印模技术进行印模制取。均常规设计、制作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随访3-10个月,通过临床适合性检查及义齿戴用三个月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比较A、B两组最终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与B组最终完成的义齿在基托边缘伸展、基托与黏膜密贴程度,减少黏膜压痛的发生及义齿戴用3个月后满意度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B组在避免黏膜压痛方面表现更佳。结论:使用红膏-藻酸盐二次印模法与模型置换印模技术制取印模制作的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有效减少黏膜压痛的发生,减少义齿戴用后复诊次数,提高义齿修复的近远期效果,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