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野下诽谤罪相关疑难问题研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诽谤犯罪,是诽谤罪在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化传播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网络诽谤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如陕西汉中韩兴昌案、福建严晓玲案等,并引发了诸多争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刑法对诽谤犯罪的规定不完善,相关条文存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与尴尬。本文通过对网络诽谤犯罪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把握,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诽谤罪的立法沿革及基本犯罪构成;第二章分析了网络诽谤犯罪的概念与特征、明确了罪名适用,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诽谤犯罪案件,为下文有关问题的展开和解决奠定基础。   本文第三章论述了网络诽谤犯罪中关于客观方面的认定所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行为如何认定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认定标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本文第四章论述了单位实施网络诽谤行为是否可以构成诽谤罪及其刑罚适用问题:同时对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其他文献
高中美术实施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的,教师通过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布置分层作业、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评价、采用分层合作等方法来实现。在总结和研究
期刊
“9·11”事件后,美国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展开以打击塔利班恐怖组织为主导的军事行动,然而收效甚微,直到奥巴马上台提出的“阿富巴”战略,后又不断调整对阿政策,为构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基层环节,是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和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
全国各地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单位越来越多,有百花竞开、争奇斗艳之态,不过行政复议委员会仍处于试点状态。试点工作有助于探索创新不同的方式、做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的修改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但是此种情形不能长期存在,我们务必要在较短期限内完成探索阶段,尽早建立起全国统一适用的行政复议委员会体系,避免各地做法不一所带来的不公正、不公平问题,也尽早完成《行政复议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