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差异,中国古诗英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翻译界争论的难点。中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实践家许渊冲先生在古诗英译方面造诣深厚,著述甚多,不仅将大量古典诗词译成英法两种文字,同时还针对中国古诗英译提出了一套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目的论在内的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并将其提炼浓缩成“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突破了长期以来以“信”为纲的传统翻译思想,引导翻译实践走向对“美”的追求。许渊冲理论中的“三美论”及“三之论”是贯穿其翻译实践始终的两大核心指导性理论。本论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尤其是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探讨许渊冲如何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中国古诗的“音美”,“意美”与“形美”,最终实现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目的。此外,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长期以来都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本论文也试图通过研究许渊冲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来探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古诗翻译的适用性。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前人对功能翻译理论及许渊冲理论的研究,论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二章首先概括论述在功能主义理论诞生之前,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理论演进。然后通过介绍功能主义四大代表人物——赖斯,弗米尔,曼塔利及诺德及其理论来阐述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整体理论框架。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古诗的特点及许渊冲古诗翻译的理论与成就。第四章是论文的主题章节。根据弗米尔提出的翻译是具有目的性的文化交际行为的概念,第四章主要论述许渊冲如何在古诗英译中实现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目的,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许渊冲如何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古诗的“意美”,“音美”与“形美”;第二部分探讨许渊冲如何以其古诗英译的目的论为指导对古诗中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思想及文化的内涵进行诠释。第五章探讨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古诗翻译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