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有着极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合格接班人这一千秋大业的完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相反,如果将专业水平很高,却道德败坏、素质低下的人引入高校,只会误人子弟,贻害千秋。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搞好其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教师队伍的构成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青年教师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半数,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高校青年教师在整体上看来,是一支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较高的自身素质、端正的思想品德并且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别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继而产生了职业形象的问题。问题表现在外在形象为言谈举止、衣着修饰等方面与教师身份的不相称,殊不知外在形象是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反映,问题表现在内在形象,则是个别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如:思想功利化、缺乏敬业精神以及职业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忽视了自身修养的提高;二是个别高校在管理体系上存在着疏漏,没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重智育轻德育;三是受到多元文化的持续冲击和社会转型的影响。针对当前部分青年教师,因职业道德问题导致个人形象不佳,从而影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影响到培养祖国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从如何进一步改善青年教师的职业形象入手,在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就如何塑造青年教师内外合一的整体形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塑造青年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对策,即: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自主建构、构建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职业道德建设良好氛围的内在形象塑造策略,以及重视内在形象外化的外在形象塑造策略。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和持续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