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作风险是古老而又年轻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国际化和全球化,银行规模不断膨胀、经营复杂程度急剧提高、银行采用风险缓释技术带来新形式的风险等现实状况都增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与操作风险有关的风险事件屡屡发生,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得操作风险这一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与其他风险一样关注的商业银行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明确将操作风险列为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后的商业银行第三大风险,标志着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新阶段。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比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要求,初步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机构。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发现,由于邮政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加之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准备不充分、时间短、基础差等原因,邮政储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迫在眉睫。这使得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旨在探讨当前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如何构建出切实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论文首先阐述了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不足。然后对操作风险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操作风险的内涵界定问题、操作风险主要特征、分类以及衡量的方法。通过对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的介绍,论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最后借鉴国外操作风险管理先进经验成果,结合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实际情况,从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设风险控制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