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TE--ACS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PCI术的影响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发生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高危人群。积极采用危险分层并提前干预,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证明,大约75%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现迷走神经活性明显降低,而交感神经显著增强,这种典型表现称为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ANS可以作为预测ACS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一项独立无创指标。目前,评价ANS平衡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是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HRT是指一次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VPC)后窦性心律先加速而后随之减速的生理性变化。多个临床试验显示在心肌梗死后的猝死高危患者中HRT减弱或消失,证明了HRT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ACS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但HRT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本研究以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HRT的变化,探讨NSTE-ACS患者的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与HRT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观察PCI治疗对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NSTE-ACS患者64例,定为NSTE-ACS组,同时选取71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健康者做对照组。将NSTE-ACS组根据GRACE评分系统分为极高危组(24例)、高危组(21例)和低危组(1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左主干病变组(7例)、单支血管病变组(2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1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10例);将冠脉造影结果按SYNTAX评分,分为高积分组(9例)、中积分组(25例)、低积分组(30例)。NSTE-ACS组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者39例。所有病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HRT测定要求,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各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NSTE-ACS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NSTE-ACS组中GRACE评分极高危组、高危组、低危组,各组相比TO、TS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TO值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间及左主干病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三支病变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TS值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SYNTAX评分高积分组、中积分组、低积分组,各组相比TO、T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NSTE-ACS组中行PCI术后1月与术前相比TO降低、TS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STE-ACS患者心率震荡减弱;GRACE评分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越多、SYNTAX评分越高,心率震荡现象减弱越严重;PCI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NSTE-ACS患者心率震荡。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年期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控制下的激素分泌发生了重要变化,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更年期临床症候群的发生,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
该研究通过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细胞形态学 特征、生化特征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探讨细胞凋亡在MIRI中的作用,并观察常用静脉麻醉
人们对维生素A抗感染作用的了解已有一段历史,大量的维生素A干预试验也证实维生素A对小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有益作用.该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维生素A干预试验明显不同维生素A
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对肿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生化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及氧输送的影响,以证明此方法的安全有效性.ANH自身输血方法用
通过对柴胡枳实合剂治疗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观察及用药前后胃排空(GE)时间、体表胃电图(EGG)、血浆生长抑素(SS)的检测,探讨柴胡枳实合剂治疗该病的机制.
该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两种手段,在正常鼠和存在中枢性损害的模型鼠中发现,用涂抹大鼠足垫部感觉神经末梢的方法能将病毒导入脑和脊髓内,这为基因载体病毒的转导提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