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泵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期间对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丙泊酚麻醉诱导时右美托咪定的适宜输注负荷剂量,以及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相互作用。方法:(一)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时适宜负荷剂量的探讨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随机分为5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025μg·kg-1、0.50μg·kg-1、0.75μg·kg-1、1.00μg·kg-14组(D1-4组)。各组使用Graseby3500泵将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于10min内泵注完毕,后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泵入,初始靶浓度设定为1.0μg.mL-,每次增加05μg·mL-1,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入室(T0)、给药后5min (T1)、10min (T2)、睫毛反射消失时(T3)、意识消失时(T4)、插管前即可(T5)、气管插管后1min (T6)、3min (T7)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T3)、意识消失时(T4)丙泊酚效应室浓度(Pce)及剂量(P)。(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镇静深度的影响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随机分为5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025μg·kg-1、0.50μg·kg-1、0.75μg·kg-1、1.0μg·kg-14组(D1-4组)。各组使用Graseby3500泵将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于10min内泵注完毕,给药后每3min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一次,并记录BIS值。麻醉诱导直接启动丙泊酚TCI,初始靶浓度设定为10μg·mL-1,根据OAA/S评分和BIS值调整靶浓度,每次增加05μg·mL-1,直到患者OAA/S评分达1分。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3min (T1)、6min (T2)、9min(T3)、OAA/S评分1分时(T4)、插管前(T5)、插管结束后1min (T6)、3min (T7)各时刻的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结果:(一)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时适宜负荷剂量的探讨:与基础值比较,D1组HR、MAP在T6、T7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D2组、D3组HR、MAP在T1-T5降低(P<0.05);D4组HR在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MAP在T2、T3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D2组、D3组、D4组在T3、T4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Pce)及用量(P)比C组、D1组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期间D4组出现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其他各组。(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镇静深度的影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D2组、D3组、D4组患者BIS值较C组、D1组下降明显(P<0.05);插管后C组、D1组患者BIS较插管前(T5)明显升高(P<0.05)。与T0比较,C组、D1组HR, MAP在T6、T7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D2组HR、MAP在T2-T5降低(P<0.05);D3组、D4组HR在T1-T5时间点均降低(P<0.05),MAP在T2-T4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BIS与OAA/S评分等级相关性显著。结论:(一)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0~0.75μg·kg-1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和用量,当剂量>0.75μg·kg-1具有封顶效应,在负荷剂量0~1.00μg·kg-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性。(二)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BIS值,增强丙泊酚镇静效应,在负荷剂量0-1.00μg·kg-1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大,其镇静效应越强,但剂量再增加对丙泊酚镇静作用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