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70年代起,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冲击它传统的社会结构。而因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地区矛盾,刺激了欠发达地区国民的情绪,其要求民主化,反对独裁统治的呼声日高。这也暴露了威权政体领导下政治、经济发展上的弊端。但是,在朴正熙开发独裁体制18年的统治下,韩国的军人威权集团飞速膨胀,在朴正熙遇刺后,军人集团并不甘心放弃政权,面对着国内充斥的民主化呼声,以全斗焕为首的新军部再次发动政变,国民的民主化诉求无法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反抗新军部独裁的斗争方式开始多样化。 在反对新军部的暴压统治争取民主化的道路上,欠发达地区的民主化诉求最为强烈,斗争方式也最为激烈。1980年5月18日,在全罗道的光州广域市,反对独裁的光州民众遭到了新军部的血腥屠杀,这场有预谋的屠杀曾经作为新军部从幕后走到台前的铺垫。但最终发展成为埋葬其统治的轰轰烈烈的民主化运动。 本文通过对光州民主化运动的研究,试图还原光州事件的始末,进而更一步深入的探析韩国曲折的民主化道路上所面临的特殊形式——地区派系主义。经济迅速变革而带来的剧烈变化并没有改变地区间的不平衡,反而加深了传统的地区上差异。而光州民主化运动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国情下产生并发展的。“5.18”精神是光州民主化运动所孕育的一种思想,它曾经是推翻军人政权的原动力,也为后世的历届民主政府作为警醒那段惨痛经历的明镜。但由于韩国的地区派系主义情结,对“5.18”精神的认同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发展为各自树立民主化旗帜的群雄之势。阻碍了韩国的民主化进程,而韩国的民主化道路该如何进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将遇到怎样的挫折,在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也看到了其中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