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络脉病变病因、病机、治则及治法,着重总结三类通络药(辛香类、藤类、虫类)在络脉病变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手动及互联网查阅有关络脉及络病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从((内经))至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关络脉络病的基础理论,着重总结其形成发展过程;其次通过互联网检索查阅现代医学有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的文献(年限2 000一2008),归纳总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其次从络及络病的角度阐释导师关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理论及观点。再次以古今研究为基础,说明三类通络药(辛香类、藤类、虫类)的理论来源、分类依据及在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再次总结导师以往临床及实验研究,体现导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两大原则:提早治络及全程治络,说明提早治络(治未病)是糖尿病治络的关键。最后列举导师临证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典型病例。结果: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微血管本身、微循环血流变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微循环与中医学“络”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微血管病变与中医学“络病”密切相连。导师全小林教授认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属于络病的范畴,导师科研团队以往的研究结果客观地显示了高血糖环境下微血管由功能障碍到结构损伤的演变及应用通络药物所获得的改善,为临床及早进行干预及选方用药提供了有力证据。在此理论指导下,临床上糖尿病初发阶段即配伍水蛙等通络之品,对于改善症状、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确切疗效。针对糖尿病络脉病变的特点,导师全小林教授提出“初病络气失用,久病络血伤形”。治疗上主张“提早治络”,以遏制疾病的进展。络病发展过程经历“络滞、络癖、络闭”三个阶段。其相应的病理性代谢产物为“浊、痰、癖”。针对络病三个阶段,导师提出“澄源’,、“清污’,、“攻坚”三个治疗原则,灵活分期应用辛香类、藤类、虫类通络之药,合而言之是谓“全程治络”。结论:糖尿病络脉病变经历了微血管由早期功能障碍到晚期结构损害的演变过程,三类通络之药针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不同阶段分别应用,以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