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城乡之间巨大的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不满。公众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使广大农民难以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广大农民对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愿望十分迫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把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为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找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为早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共财政理论以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笔者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进行实证分析,接下来分析差异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主要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文章结构、创新和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市场失灵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第三部分详细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数据对比,指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严重性。第四部分从转移支付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转移支付在目标、结构、分配公式、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一致的地方。第五部分介绍几个发达国家的较为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包括德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加拿大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和澳大利亚的一般性拨款等,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帮助的启示,如事权财权合理划分、转移支付目标与过程的一致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计算和转移支付资金合理投向等。第六部分是对策和建议,包括转移支付目标的明确化和清晰化;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取消税收返还等逆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方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进一步完善因素法;同时把专项转移支付的使用和分配作为现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对现行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规范;最后是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特别是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大多数学者是从三大区域或者省份之间的差别来研究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很少有人从城乡之间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及解决办法。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并细致的剖析了形成差距的原因。其次,本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也不同于他人。在本文中,笔者把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阶段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突破了一些学者把基础设施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