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流中压电风扇激励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风扇是一种由压电陶瓷片和柔性膜片组成的固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迫使压电陶瓷周期性地伸缩,并带动柔性膜片同频振动,从而激励周围流体形成自叶尖向下游平稳输出的准射流。由于压电风扇具有结构简单、低能耗、低噪声、易于控制等诸多优点,在电子设备冷却、能量收集、仿生机器推进等多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流动控制和传热强化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深化认识压电风扇激励在通道流中的流动换热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本文针对压电风扇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运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对单风扇的振动模态和在多种边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以及双风扇相干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激励电压、通道流速度、双风扇间距和相位等因素对于振动特性的影响,据此建立描述风扇振动位移规律的经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道流中,单风扇的气动阻尼主要受攻角和主流速度影响。攻角越大,主流速度越小则风扇所受到的阻尼越小。对于双风扇系统,风扇所受气动阻尼和风扇排布方式、无量纲间距以及振动相位差密切相关。串列排布,当无量纲风扇间距PN<1.2时,同相振动气动阻尼略有增加,反相振动气动阻尼稍有减小。当无量纲风扇间距PN>1.2时,相位对气动阻尼的影响消失。并列排布,当无量纲风扇间距PN<1时,同相振动气动阻尼稍有减小,反相振动时气动阻尼则略有增加。当无量纲风扇间距PN>1时,相位对气动阻尼的影响消失。其次,针对单风扇和双风扇在静止环境中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实验和数值研究,揭示了风扇激励射流的对流换热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涡系演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风扇,在自由空间振动时会在叶尖以及两侧缘靠近叶尖处周期性的形成马蹄涡结构并从叶尖脱落。而加热表面的存在,会导致风扇激励的涡系结构与其在自由空间振动时诱导的流场存在一定的差异,脱落涡相比于自由空间时更易破碎。风扇振动诱导的涡冲击加热表面所形成的近壁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平行于风扇的侧向流动、而在风扇两侧边则出现卷吸的特点,叶尖包络区对应的壁面局部对流换热有显著的强化作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在包络区外围呈现哑铃状特征;对于串列双风扇,同相振动时马蹄涡在相邻风扇之间的聚合更为紧密,涡流冲击和沿壁面流动能力得到增强,相对于单风扇作用情形,串列双风扇同相振动时的峰值对流换热系数有微弱的提高,而串列双风扇反相振动则有微弱的降低。同相振动时的对流换热强化能力优于反相振动情形;对于并列双风扇,反相振动时在相邻风扇之间区域的流动更加强烈。相对于单风扇作用的情形,并列双风扇同相和反相振动时峰值对流换热系数均有微弱的提升。在两风扇之间的区域,反相振动时对流换热强化能力优于同相振动情形。第三,针对单风扇和双风扇系统在通道流中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风扇射流与通道流的耦合流动的对流换热特性,揭示了压电风扇激励在通道流中的流动换热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风扇,通道流对风扇边缘马蹄涡的生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风扇激励射流和通道流之间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二者速度比。在小速度比时,由风扇振动而引起的射流冲击对强化换热起到支配作用,同时横流经过振动包络区时也能获得有效的扰动,因此与单纯风扇作用相比耦合流动在包络区附近的换热能力更强,尤其是当叶间距较小时。而当叶间距较大时,峰值换热系数会向下游稍微迁移。在大速度比时,由风扇激励的射流被横流严重削弱。此时与单纯风扇作用相比耦合流动在包络区附近的换热能力有所降低。但另一方面,风扇扰动时的耦合流动换热能力又高于单纯横流作用的情况,尤其是在振动包络区的下游;对于串列双风扇,上游风扇诱导的射流在横流作用下向下游迁移,与下游风扇的激励作用形成耦合。反相振动时相邻两风扇之间局部区域的对流换热显著低于同相振动的情形;对于并列双风扇,反相振动时有利于相邻风扇脱落涡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双风扇振动包络区下游的换热能力优于同相振动情形。最后,针对单个风扇分别与两类典型热沉(阵列扰流柱热沉和翅片热沉)在通道流中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风扇-热沉换热特性随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扇-阵列扰流柱热沉具有高效的增强换热能力。尤其是当风扇振动特征雷诺数较大且叶间距较小时,风扇对阵列扰流柱热沉强化换热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阵列扰流柱热沉的换热系数和综合换热因子均与总雷诺数呈线性关系,而且风扇在综合换热能力中的权重因子小于纯换热特性时的权重因子;风扇-翅片热沉的换热性能与通道流速度以及风扇的安装方式紧密相关。尤其是当风扇非常靠近翅片热沉且通道流速度较低时,风扇对于翅片热沉换热能力的提升作用最明显。其中,风扇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时对于热沉换热能力的影响作用截然相反。
其他文献
硼化锆(ZrB2)具有的极高的熔点、强度和硬度,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烧蚀等优异性能,等离子喷涂ZrB2涂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采用直接等
可控震源扫描技术根据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线性扫描和非线性扫描。线性扫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虽然有明显的主瓣,但是其第一旁瓣幅度和尾波振荡比较大,在地震记录上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方便的在网络上共享图像,部分图像总会有意无意地包含歧视信息。歧视图像的传播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有效的识别歧视图像是阻断其传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人物肢体特征对图像的歧视识别进行了模型及算法的研究,包括歧视图像数据集构建、歧视关系语义建模及特征融合识别三个部分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针对暂无歧视图像标准数据集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标注
基于岩石介电频散现象的扫频介电测井,不仅继承了传统介电测井的优点,还克服了介电测井的限制,并且为储层的岩石物理评估提供了更为精确的信息。虽然目前我国介电测井的相关
随着安家岭爆破生产工作面不断向矿界东帮推进,爆破振动对东邦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对安家岭露天矿深孔台阶爆破振动安全限界展开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并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深孔台阶爆破方案和最佳延期起爆网络,确定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分析岩石移动方向、初步预测建(构)筑物的安全限界。其次,应用ANSYS/LS-DYNA对爆破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爆区不同高度的岩石应变变化规律,得出自
一直以来,选民的社会经济背景被视作影响政党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但近几十年间,选举环境愈发复杂化,各政党围绕议题进行竞选宣传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因此,选民对重要议题的观点正日益成为学者研究投票行为的重点。在议题投票的新形势下,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方便且有意义。伊安·巴奇与丹尼斯·法里的议题显著性理论是议题投票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之一。在安东尼·唐斯关于议题观点一维模型的假设基础上,巴奇与法里利用线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严峻,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但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采暖能耗却居高不下。因此,提高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对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当前,造
自2007年国家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以来,我国的核电产业开始快速发展。依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的总规模将达到在运与在建共8800万千瓦的规模
面对西方的现代性民主危机,吉登斯的生活政治构想是一个格外显眼的药方。他认为关注公共领域解放政治未能关注真实的私人领域,只有基于具体个人真实存在的生活政治才是民主的新面目。在生活政治领域中,他提出对话民主理论以解决自由民主制度的问题;情感民主是对话民主在私人领域的表现,是亲密关系内部根本变革产生的民主化形式,代表一种微观的民主,它最先产生于男女两性关系之中。吉登斯认为,这种民主是一种女性的民主,它是
为了深入研究南京降雪的微物理特征及变化,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测场,利用第二代激光雨滴谱仪PARSIVEL2、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ICAPS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DDS-11A数显电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