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别称醋柳、黑刺、沙枣、酸刺柳,黄酸刺,为蔷薇目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沙棘耐干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种植于华北、西北、西南等贫瘠、干旱地区,用于防风固沙、改善植被,保持水土。而这些贫瘠之地也正是没有被污染的地方,产出的沙棘果原生态、无污染,正符合现代人对于自然、健康的追求。沙棘的主要利用部位是果实,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Vc含量可达到825~1100mg/100g,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Vc之王的美称。目前沙棘果实主要加工成沙棘果汁、沙棘果醋、沙棘籽油、沙棘黄酮,在生产这些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果渣,而这些果渣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恰恰是沙棘黄色素存在的部位。因此,利用榨汁后的沙棘果渣提取沙棘色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选用榨汁后的沙棘果渣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过筛对沙棘果渣进行预处理。然后以有机溶剂为载体对沙棘黄色素进行超声波辅助萃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条件下大量提取沙棘黄色素,并对萃取出的沙棘黄色素的性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以丙酮、无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醚为试验溶剂,在料液比为1:50条件下,以丙酮为溶剂的沙棘黄色素溶液的吸光度最大为0.291,最终确定了丙酮为最佳的提取溶剂。2.以最佳萃取剂(丙酮)为载体,以吸光度为评价指标,在室温下,分别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粉碎度各因素对沙棘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范围,然后通过响应面试验方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有机溶剂提取沙棘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53min、超声功率383.15W、粉碎度60.38目、料液比为1:20,此时沙棘黄色素(以β-胡萝卜素计)的得率最大,得率为:167mg/Kg。然后在此条件下,测得沙棘果中沙棘黄色素的含量为280mg/Kg。从而计算得沙棘黄色素的回收率为59.64%。所得沙棘黄色素为黄色流浸膏状态,具有沙棘特有的气味。超声波辅助萃取显著提高了沙棘黄色素的得率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且可回收重复利用、萃取率高,能耗低等特点。3.通过对沙棘黄色素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沙棘黄色素的理化特性:沙棘黄色素是一种脂溶性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80℃以下较稳定,超过80℃稳定性较差;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对沙棘黄色素的破坏性较强,但室内光和避光存放对色素影响较小;Ph对沙棘黄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微酸性(pH=5)和微碱性(pH=8)条件下较稳定;浓度均为0.05%的金属离子中,Fe3+、Ca2+、Cu2+对沙棘黄色素有较强的破坏作用,降解率分别为48.6%、40.2%、30%,而K+、Na+、Zn2+、Fe2+、A13+对沙棘黄色素的影响相对较小,色素降解率分别为0.45%、1.02%、1.25%、2.2%、8.16%;氧化剂(H202)的浓度越大(大于8%)且接触时间越久(大于3小时),对沙棘黄色素的破坏性越大;还原剂Na2SO3对沙棘黄色素无影响;Vc对沙棘黄色素有显著的保护性;此外,一些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对沙棘黄色素稳定性没有影响。由此可见沙棘黄色素是一种色泽柔和,性质稳定的色素,能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