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以漳州市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农业现代化的匹配与平衡,而不是以牺牲“三农”为代价,其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民培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民培育的思想论述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上界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概念。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剖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基于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本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依据,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忆总结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民培育问题的相关论述,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依据,认为新型城镇化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本章主要是基于对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地考察的,介绍了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概况,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统计总结分析了漳州市新型城镇化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内外因关系原理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四章,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与启示。本章主要总结了较为典型的韩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农民培育的经验;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启示。  第五章,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结论。
其他文献
陈恭尹是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的第一人,其隶书一度与南京的郑簠相提并论。清初王士祯、陈奕禧等名家对其评价极高。其书承继了汉隶传统,对清代以来的岭南书法影响甚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从系统运作机制到学生个体无一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与冲击,社会经济意识深刻地影响高校学生思想、行为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被看作经济、政治、文化变化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他们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