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公告漂移(PEAD)又称盈余惯性,是一种违背“有效市场假说”的市场异象,由Ball在1968年发现并提出。其具体表现是盈余公告发布时存在着实际盈余和公告前预期盈余之差——未预期盈余(UE),公告发布以后一段时间内,个股累积收益受到未预期盈余大小的影响,当未预期盈余越大时,个股将获得更多的异常收益。随后学者发现盈余公告漂移现象存在于各国股票市场中,只是漂移程度和表现形式有所区别。盈余公告漂移意味着市场并非有效,投资者能够通过公开信息对股票进行套利投资从而获得异常收益。大部分学者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此异象进行解释,其认为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着“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非理性行为导致对盈余信息滞后反应造成了公告日后累积异常收益的漂移。随后学者从研究投资者认知能力出发,提出了“投资者有限关注”概念来解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注意力在一定期限内是有限资源。学者研究发现同一日公告数量的多少会比较明显分散投资者注意力,当公告较为集中公布时,投资者对盈余信息关注度下降;当日公布数量较少时,投资者能够对公告信息充分关注。投资者关注度较高时候能够对于影响股价信息做出及时反映;当投资者关注度不足时,会在后期逐渐理解盈余信息从而使得个股异常收益率存在滞后漂移。我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而个人投资者会存在着更多的非理性行为。个股的未预期盈余应该同时包含对行业及公司自身盈利状况预估的偏差,笔者将未预期盈余拆分为行业及公司特质未预期盈余两部分。因此笔者提出第一个假说(1):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盈余公告漂移现象,并且公告日后累积异常收益与行业及公司特质未预期盈余均有影响。运用理论及实证相结合分析和验证上述假设,选取样本公司在公告日后累积异常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公司特质未预期盈余及行业未预期盈余作为解释变量,并且依照前人研究及本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选择控制变量。本文依照前人研究思路并结合本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现象,认为同一天报告数量多少会影响投资者关注度高低,从而影响异常收益。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说(2):当同一天有较多公告发布时,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公告日当天股票收益率变动不明显;但是在公告日后投资者对于盈余信息关注度提升,因此漂移期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异常收益变动情况。现实中投资者并非对于所有报告都保持相同的关注度,随后笔者对于公告信息特征进行区分。将同行业报告定义为“相关信息”,其他行业报告定义为“无关信息”,检验不同特质信息发布数量对投资者注意力影响。理论上投资者对于行业内“相关信息”了解更多,并不会比较明显地分散其注意力。因此提出本文第三个假说(3):“无关信息”比“相关信息”集中发布会更明显的分散投资者注意力。针对此部分研究实证,笔者通过对盈余信息及公告数量分组,进行对比检验在不同窗口期累积异常收益变动情况。投资者关注度分散则异常收益波动不明显,投资者关注度越高,则股价中越能包含未预期盈余信息。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盈余惯性现象,表明我国投资者对于公司和行业未预期信息都存在滞后反应。但是公告日后异常收益与公司特质未预期盈余信息保持正相关,与行业未预期盈余为负相关。(2)本文发现股票异常收益率受定期报告数量影响。基于“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本文认为公告信息的数量会影响投资者关注度,从而使得其无法对盈余信息及时反应造成了公告日后的漂移现象。(3)投资者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候面对“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时,“无关信息”更易导致投资者注意力分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通过对未预期盈余信息进行拆分,更细化深入研究了盈余惯性。能够更进一步的对盈余公告漂移进行解释,探究投资者滞后反应与各部分未预期盈余间关系。(2)验证“相关信息”和“非相关信息”的集中对于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的影响,证明“非相关信息”的集中披露会分散投资者注意力,而“相关信息”越多则并不会对投资者注意力有显著分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