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13X分子筛作为载体,Au为活性组分,采用沉积沉淀法和有机金配合物固载法制成了用于CO催化氧化的一系列纳米金和分子筛催化剂,当CO浓度为2500ppm时,利用气相色谱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另外运用XRD、XPS、SEM和BET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各种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CO催化氧化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以氯金酸为前驱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13X催化剂时,氯金酸的浓度为0.0097mol/L,液相浸渍温度为80℃,浸渍液pH值为8,焙烧温度为300℃的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在催化剂床层温度为150℃,GHSV=12000h-1时,可将浓度为2500ppm的CO完全转化为CO2。以氯金酸为原料,采用有机金配合物固载法制备Au/13X催化剂时,在搅拌时间为2h,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4h的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效果最好,但与沉积沉淀法相比催化效果稍差,T50都在300℃以上。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明显不同,说明制备条件对金催化剂的表面形貌、金在载体表面的状态和分散程度影响很大。SEM、BET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13X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表面的平均孔径为3nm左右,载体的排列很规则,金在载体表面的分布较均匀,金颗粒粒径较小,从而有利于CO氧化反应的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13X催化剂有明显的金氧化物的特征峰,而在有机金配合物固载法制备的Au/13X中存在金单质的特征峰。XPS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Au/13X的表面上金的存在形式既有Au0,也有Au3+,主要是以零价态存在;零价态的金是起催化活性的金物种,而Au3+起到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本论文研究了13X分子筛和金构成的催化体系,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对CO催化氧化的性能进行评价,并用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不仅为金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也丰富了金催化剂的研究理论。开拓了金催化剂新的研究思路,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负载型金催化剂为人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