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在我国一直备受重视,国家教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高度关注;另外,教育部曾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条例》中也曾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基于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都深切感受到,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广泛、深入、有针对地开展体育教育或体育教学活动对特殊教育学校完成或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很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体育教育或体育教育活动就显得异常重要,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使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接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视且完成的主要工作,由此可以得知体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发展的重要性。智力障碍学生体育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的教育,也是我国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针对我国智力障碍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还未完善,存在体育教学大纲落后、体育教学内容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主动探寻适合智力障碍学生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健美操对于场地、人员、器材的需求较低,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音乐伴奏的快慢、长短,相对应的调整学生的运动难易程度、动作节奏、运动负荷、动作技术等。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学生来讲,健美操相对于其他运动,更加容易学习,所以,健美操运动是适合智力障碍学生体育锻炼的理想项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单盲法对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进行12周的健美操教学,以健美操教学对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身体发育、发展智力障碍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弥补智力障碍学生身心上的缺陷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智力障碍学生健美操的创编和教学实验过程的设计,并在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量。来探求健美操教学是否能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健美操运动是否能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运动技能、兴趣和态度。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健美操创编原则中的全面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在进行智力障碍学生健美操编排时不仅要符合健美操动作的特点,更要注意内容的设置要适应于该年龄阶段的智力障碍学生,并且要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理发展水平。2健美操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考虑到他们身心发展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健美操教学,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态度和精神,耐心的教授学生。对不同的健美操动作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加之生动的动作讲解,使智力障碍的学生能够较为容易接受与学习。3从实验数据分析来看,在3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5项身体素质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各项成绩显著提高,有效的发展了其身体灵敏素质、下肢力量、弹跳力、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对矫正智力障碍学生身体姿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他们的身体逐渐变得灵活与协调。因此,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推广健美操课程。4从对教师访谈结果分析来看,教师们认为实验组智力障碍学生在经过健美操学习后,相比较没有进行教学实验的学生来说,健美操教学促进了其身心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运动能力、行为表现、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遵守课堂纪律与听从教师指令、注意力的集中以及合作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