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和钽酸锂光波导的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第一部分介绍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及相应的实验技术,如波导的线光学理论,反射计算算法(RCM),棱镜耦合法,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测量,波导损耗的测量方法等.第二部分以质子交换铌酸锂与钽酸锂波导的性质做了一些研究.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分析了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的晶格畸变,首次得出了铌原子的位移分布,发现在X切样品中的铌原子的位移程度大于Z切样品,X切样品的位移分布较均匀,对样品退火后,晶格畸变减小.用棱镜耦合法测量了钽酸锂波导,发现在波导中存在干涉现象,用光纤扫描法测量波导损耗为0.7dB/cm,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分析了晶格畸变.第三部分介绍了H离子注入和Ni离子铌酸锂形成光学位垒型波导的研究.用RCM方法拟合了铌酸锂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研究了退火对折射率发布的影响,并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测量了波导区的损伤.发现在较高剂量(9×10<14>ions/cm<2>)的Ni离子入的波导层,晶格有较大的损伤.第四部分介绍了低剂量重离子注入铌酸锂形成折射率增高型波导的研究,这一部分的工作在国际上未见其他报道.
其他文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效率高、无污染、燃料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LSCrM)是一种电化学性能稳定且耐硫能力较强的钙钛矿氧化物SOFC阳极材料,由于其能够耐受反复的氧化-还原循环,因此可以在发生硫中毒后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氧化过程实现再生。本文首先在5ppm、10ppm和50ppm三种H_2S浓
该文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PBG微带传输线进行分析.其中主要仿真了PBG结构的改变和金属屏蔽层对其带阻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最优的PBG结构和金属屏蔽
该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采用汽室磁光阱实现了铯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第二,在实现磁光阱基础上,采用红移行波偶极阱实现了铯原子的光学偶极俘获;第三,开展了一
通过对K-介子原子数据和K-介子-核子散射实验的分析,人们发现K-介子与核子之间在饱和密度下有较强的吸引相互作用,预示着K核有存在的可能性。本论文在相对论平均场的理论框架下
本文利用瞬态/稳态荧光光谱技术和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光合作用光系统Ⅱ中色素分子间的传能动力学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论述了光合作用吸能、传能的
本文从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精确研究真实体系原子分子光电离截面的新表达形式.把原子或分子的微观性质和由这些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旋-轨耦合(SOC)对MoS2/WSe2超晶格薄膜电子结构和Pt/Co多层膜物性的影响。MoS2/WSe2超晶格是潜在的重要光电材料,而Pt/Co多层膜是磁性器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