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草地早熟禾是用于治理三江源区退化草地而成功驯化选育的野生栽培牧草新品种,研究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演替规律及群落稳定性对高寒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和高寒草甸人工草地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青海三江源区,连续2年时间(2010-2011),选取1龄至4龄、10龄和11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未退化天然草地和极度退化草地为对照,通过对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种子产量以及质量性状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探讨了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的演替规律及群落稳定性,结果如下:1.随着演替的进行,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变化逐渐趋于稳定,草地的生态稳定性和生产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持,说明利用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恢复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措施是可行的。2.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重要的演替规律:物种组成和物种数变化较稳定,重要值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人工草地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 <0.05);2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总盖度、青海草地早熟禾盖度以及植株高度都达到最大,随着群落的不断演替,逐渐呈下降趋势,但最终变化趋于稳定;人工草地地上总植物量和优势种青海草地早熟禾的地上植物量是先增加后下降,随着人工草地群落的演替,与未退化草地差异不显著(P>0.05);地下植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的表土层中,地下/地上植物量比值从7.92增加到13.98,逐渐向未退化天然草地演替;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容重下降,土壤物理性质有明显的改善;土壤pH偏碱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都呈下降的趋势。3.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综合评价: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多样性、结构特征变化以及植物量动态指标变化基本上趋于稳定,说明群落生态和生产稳定性相对增大;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是趋于良性的方向发展;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和种子性状的变化与群落演替相适应,是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