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干预初发1型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观察其对NOD小鼠皮肤组织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于改善糖尿病皮肤组织“隐性损害”的可能性,为临床上诸如糖尿病患者皮肤损伤后创口难愈等棘手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示。方法:选用NOD小鼠共43只,饲养9周后,分为正常对照组(饲养9周后未发病的NOD小鼠,n=12)和模型组(饲养后糖尿病发病的NOD小鼠,n=31),模型组再分为干细胞组(于发病后第3天通过尾静脉注射hUCMSCs 1×10~6,n=11);胰岛素组(于发病后根据病情给予适量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n=10);空白对照组(发病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n=10)。各组小鼠以发病当天记作第0天,其中每周测体重、检测随机血糖水平。8周后处死小鼠,取皮肤组织。检测以下内容及指标:1.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结构;2.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3.Real-time qPCR法检测皮肤组织RAGE、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4.Real-time qPCR法检测皮肤组织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生活状态良好、皮毛丰富,其余三组小鼠发病后逐渐出现懒动、脱毛,消瘦、进食量增加等情况。空白对照组小鼠表现尤为突出,脱毛情况严重。干细胞组及胰岛素组小鼠在发病7天后血糖逐渐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糖明显降低(P<0.05),而干细胞组小鼠血糖总体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镜下观察皮肤组织,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后者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完整,表皮层次清晰,细胞结构完整,间隙正常,真皮胶原丰满、排列相对整齐;而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各层结构紊乱,表皮缺乏复层排列,总体厚度变薄,细胞肿胀,间隙增大,真皮胶原变细、排列稀疏。胰岛素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较空白组有所改善,干细胞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高于干细胞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RAGE、NF-κB p65、IL-6及TNF-α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高于干细胞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尾静脉注射hUCMSCs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2.在糖尿病高糖等代谢紊乱状态下,小鼠皮肤组织可以出现一些微观病理改变,hUCMSCs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病理改变。3.胰岛素及hUCMSCs可一定程度上抑制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表现为:减少糖尿病小鼠皮肤组织AGEs的蓄积及RAGE的表达,减少NF-κB及其下游致炎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进而改善糖尿病皮肤组织微环境,对糖尿病皮肤组织的“隐性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hUCMSCs对上述通路的抑制效果强于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