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对大鼠超长轴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探讨A型肉毒毒素药物延迟的可行性及最佳注射位置。方法:以30只雄性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于术延迟组(A组),肉毒毒素组(B1皮瓣蒂部注射组,B2皮瓣远端注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皮瓣蒂部注射组,C2皮瓣远端注射组),以一周为观察期。腹腔注射水合氯醛0.5ml/100g麻醉动物。皮瓣选取自大鼠腹部,5cm×2cm大小,皮瓣远端跨越腹部中线2cm,该皮瓣选取包含腹部浅动脉。第一步,手术延迟组沿术前设计画线切开上下端,皮瓣掀起至肉膜层,仔细操作,避免破坏肉膜层血管,彻底止血后原位缝合。肉毒毒素组B、以左侧腹部浅动脉为蒂,在皮瓣蒂部附近注射A型肉毒毒素(1ml,2.5U/ml)至皮下,对照组C1在该处注射生理盐水。皮瓣远端注射组B:于腹部中线两侧旁开1cm,将皮瓣划分为上中下三分,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1ml,2.5U/ml),对照组C:注射生理卤水。第二步,周后以左侧为蒂掀起皮瓣,原位缝合。通过观测各组皮瓣成活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照相图像分析)、毛细血管密度、动静脉血管口径、VEGF表达、CD31密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大体观察 肉眼观察成活皮瓣表现为质地柔软、红润,针刺时间出血;坏死的皮瓣质硬、黑色,针刺时不出血;皮肤全层未全部坏死的皮瓣表现鉴于前两者之间。第二步操作后7天,与对照组相比较,A型肉毒毒素组和手术延迟组的皮瓣坏死面积较小,手术延迟组坏死最小,组织水肿较轻。2.皮瓣成活率检测 A型肉毒毒素组和于术延迟组皮瓣成活面积较大。A型肉毒毒素组Bt成活活面积为52.26±1.39%、B254.73±1.36%,手术延迟组成活率为58.56±0.82%。面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C146.31±1.26%,C247.27%±1.43%。其中A型肉毒毒素皮瓣蒂部注射组皮瓣坏死面积相比皮瓣远端注射组坏死的而积较大。3.血管密度检测 肉毒毒素组和手术延迟组血管密度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对,密度增加较明显,皮瓣蒂部注射组血管密度相比皮瓣远端注射组较少。4. VEGF、CD31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肉毒毒素组和手术延迟组中皮瓣分布较多的棕黄色颗粒,在皮瓣的表皮、真皮和毛囊汗腺的上皮细胞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VEGF、CD31免疫阳性细胞分布稀疏。皮瓣蒂部注射组棕黄色颗粒分布相比皮瓣远端注射组较稀疏。5.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 结果与大体观察结果相近,肉毒毒索注射组和手术延迟组血流值较对照组高。6.动静脉血管口径手术延迟组和肉毒毒素组动静脉口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较大,肉毒毒素延迟组的静脉口径较手术延迟组大。各组浸泡过肾上腺素盐水的标木中,肉毒毒素组的动脉口径较其他组大,静脉口径结果则无明显差异。结论:①结果表明A型肉毒毒素能通过抑制皮瓣微循环系统的交感神经,对皮瓣远端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其成活;②皮瓣远端注射A型肉毒毒素增加皮瓣成活的长度;③皮瓣蒂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也能增加皮瓣成活长度,但效果不如皮瓣远端注射组;④A型肉毒毒素的药物延迟作用能增加皮瓣成活的长度,但效果仍不及手术延迟,不能替代手术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