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染色体常见的断裂点、缺失区域寻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侯选基因成为了肿瘤研究热点。微卫星作为一种优越的遗传标记,其分析技术是定位肿瘤相关基因可行稳定的研究方法。目前已发现原发鼻咽癌在染色体1p、3p、3q、4q、9q、11q、13q、14q等染色体臂多个位点发生高频率LOH,本实验分别选取以上染色体臂的12个微卫星位点,检测比较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与初诊鼻咽癌中的这12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的发生情况,为定位鼻咽癌复发相关基因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以及这种分子生物学变化是否可以成为预测鼻咽癌放疗预后的方法,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研究eIF4E在初诊鼻咽癌和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eIF4E表达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
1、选择12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显微切割分离提取22例初诊鼻咽癌组织和18例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DNA,经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进行MSI及LOH分析研究。
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初诊鼻咽癌组织和20例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组织中eIF4E的表达。
[结果]
1、共有8个位点发生了杂合性缺失。D1S2697、D9S1682、D14S258、D13S133等4个位点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与初诊鼻咽癌中均出现杂合性缺失,其中位点D1$2697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的杂合性缺失率(28.6%,2/7)比在初诊鼻咽癌中的杂合性缺失率(20.0%,1/5)高8.6%,位点D13S133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的杂合性缺失率(30%,3/10)比在初诊鼻咽癌中的杂合性缺失率(20.0%,2/10)高10.0%。位点D5S433只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发生了杂合性缺失,杂合性缺失率(33.3%,1/3)。
2、11个位点发生了微卫星不稳定。D3S2338、D13S263、D14S65、D13S133等4个位点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与初诊鼻咽癌中均出现微卫星不稳定,其中位点D13S263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的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38.5%,5/13)比在初诊鼻咽癌中的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30.0%,3/10)高8.5%。
3、18例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有10例病例发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卫星位点改变(包括杂合性缺失和/或微卫星不稳定),占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的55.6%,22例初诊鼻咽癌中有7例病例发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卫星位点改变(包括杂合性缺失和/或微卫星不稳定),占初诊鼻咽癌的31.8%。
4、eIF4E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与初诊鼻咽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0/20)和81.2%(18/22),两组鼻咽癌eIF4E表达强度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IF4E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与初诊鼻咽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20)和13.6%(3/22),两者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位点D1S2697、D13S133、D5S433可能含有与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2、位点D13S263、D14S70、D3S1300、D1S2697、D11S4946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呈增高趋势。
3、位点D3S2338、D13s133、D4S350、D13S263的遗传不稳定性提示可能存在与NPC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
4、eIF4E的高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与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