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水丹霞区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的丹霞分布区,是罕见的发育于亚热带巨型红层盆地南缘的高原-峡谷型丹霞景观。针对目前尚缺少赤水丹霞地貌形成与保护等基础研究,通过项目工作、现场调研、室内分析、文献查阅等方法,研究赤水丹霞地貌发育动力系统、形成过程与形态类型、世界遗产价值与保护等,得出以下结论与讨论:1.赤水丹霞地貌区的红层形成于“巴蜀古湖”南缘,即四川红层盆地的边缘地带,为中生代干冷与暖湿气候交替条件下沉积的厚达3000~4000m的湖泊相红色碎屑岩。赤水丹霞地貌区经过长期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主要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构造体系,类型多为低缓短轴背斜和穹窿构造,包括官渡背斜、旺隆场背斜、土城鼻状背斜、磨子岩背斜、大白塘向斜、燕子岩向斜、象鼻场向斜等。且受掀斜式抬升影响,区内节理密布。这些构造线格局控制了赤水丹霞地貌山块的格局乃至山块的形态,大的构造线控制了山块总体排列方向,小构造则控制山块走向、密度和平面形态,不同方向的节理又使区内丹霞地貌更多样化。赤水丹霞地貌区的山块基本沿近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断层延伸,石柱排列主要沿节理延伸。2.赤水丹霞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多级河流阶地、瀑布和多级夷平面。多级河流阶地发现于赤水市南缘与赤水市毗邻的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谷稍微开阔之处,证明该处在最近地质时期内有三次地壳间歇性上升。赤水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崎岖,河流众多,瀑布跌水极为发育,主要沿赤水河支流集中分布。受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影响,赤水丹霞区形成了六级夷平面,为1300~1400米夷平面、1000~1200米夷平面、800~900米夷平面、600~700米夷平面、500米夷平面、300米夷平面。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还可具体深入到水系、山体形态、洪积扇、河流纵剖面形态等地貌特征、新构造断裂的地质特征等,建议以后的研究能继续探讨。3.水蚀作用是是赤水丹霞地貌的主导外动力,包括流水侵蚀作用和雨水冲刷作用两种类型。风化作用对暴露的红层坡面进行着经常性的破坏,软硬岩层之间的差异风化形成丹霞蜂窝状溶穴等微地貌景观。溶蚀作用使含有碳酸盐的红层上发育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丹霞喀斯特地貌景观。生物作用一方面减缓了岩石的风化作用,另一方面使岩石表面发生结皮风化作用,使岩壁后退;而生长在岩石表面的植物颜色丰富多变,这也使得丹崖更为多姿多彩。而重力崩塌作用加速了水蚀、风化、溶蚀、生物作用的进行。在此研究基础上仍需要继续全面系统的进行各种外动力作用机理的定点观察、采样分析、建立模型等4.赤水丹霞地貌区的红层主要形成于侏罗系,丹霞地貌成型于新近纪。赤水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在扬子板块的凹陷地带,经历了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中三叠纪末的早印支运动、侏罗纪末的早燕山运动、新老第三纪间的早喜山运动,记录了赤水丹霞在侏罗系以来的地壳演化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气候变化的过程。赤水丹霞在地貌形态、发育过程、动力机制和气候环境、地理特征的独特性等方面,具有地球陆地表层系统的全球变化对比研究和地球中生代以来重大地质事件对比研究的价值。它孕育了中国已知丹霞(红层)地貌中规模最大、要素最完整的地貌形态,包含了多种典型而突出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历史人文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合在自然美之中,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富有特色的例证。河流阶地冲积层记录了这一地区的构造变迁和古地理环境,建议往后的研究设立专项,进一步提炼和总结赤水丹霞演化过程和历史。5.宏观上,赤水丹霞可分为青年早期的高原峡谷区和青年晚期的山原峡谷区。青年早期的高原峡谷区位于赤水河西侧,保持有连续原始沉积顶面,侵蚀量小于20%;赤水河东侧为青年晚期的山原峡谷区,山顶面缩小,原始平缓顶面小于30%,侵蚀量为20~40%。赤水丹霞区地貌类型多样,形成了10多种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的正、负丹霞地貌单体形态;发育了亚热带湿热季风区独具特色的剥蚀—侵蚀红岩中、低中山、低山、丘陵丹霞地貌青年早期景观,呈现出高原/山原峡谷型的地貌组合形态。对软硬岩层对凹槽的作用机理、蜂窝状溶穴如何形成等还需进行专项精细研究,进一步提炼和总结赤水丹霞地貌形态的成因。6.通过对赤水丹霞地貌进行全球对比分析,赤水丹霞因其独特性、整体性、典型性、高价值性而在全球红层(丹霞)地貌中具有无可替代性,满足世界遗产第viii标准,具备突出普遍的地貌价值。赤水丹霞地貌目前面临着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因素,工程建设活动、水体污染、旅游业活动和社区居民保护意识较弱等人类活动的威胁,遗产价值遭到破坏并不断降低。根据不同威胁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有利于赤水丹霞地貌价值的保护与利用,并不断将这遗产资源传承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