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全球各类问题之首,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旅游扶贫作为我国扶贫攻坚工程的生力军,是一种可以发挥强劲造血功能的有尊严的扶贫方式。社会资本作为发展中“缺失的链条”被引入到贫困研究中来,一度被认为是“穷人的资本”;世代为居、情重于法的中国乡土环境使得社会资本在旅游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面对旅游扶贫实践中出现的社区内部分化、贫困群体旅游参与度低、参与层次低、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应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创新为引领,以政策为举措,发挥社会资本的旅游扶贫效力,开拓旅游扶贫新空间,变“输血”为“造血”,增强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确保扶贫对象增收脱贫,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的格局。本文以旅游扶贫为研究主题,以社会资本为研究切入点,以重庆市发展旅游的贫困区县为研究对象,以家庭为样本点;通过实地调研,首先采用主成分法对社会资本进行定量测度,对比分析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案例地中的表现;然后构建回归模型,以旅游扶贫为被解释变量,以社会资本等为解释变量,通过对不同案例地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社会资本在不同旅游发展环境中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旅游发展初期,社会资本主要通过社会网络维度参与旅游扶贫,其旅游扶贫作用可被描述为“近水楼台先得月”。(2)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资本各维度“百花齐放”,共同参与旅游扶贫。(3)社会资本的旅游扶贫作用强于物质资本的分化作用,有助于实现旅游的“益贫性”增长。(4)社会资本的网络维度具有分化作用,社会资本并非一直都是“每一个穷人的资本”。(5)社区参与、社区信任、旅游发展规范等社会资本的其它维度有助于弱化社会网络的分化作用,从而实现旅游的“包容性发展”。(6)在旅游扶贫实践中,“贫困户”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身份成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7)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扶贫的提升与优化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应着重培育家庭社会资本。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在不同社会网络之间搭建桥梁,提升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并主动“倾听贫困群体的声音”,通过旅游扶贫政策的引导使贫困群体摆脱参与旅游的“资产门槛”、“技术门槛”等。第二,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包括提升社区信任、健全社区旅游发展规范、提升社区旅游参与程度等。第三,搭配其他资本建设,撬动各种资本共同参与旅游扶贫,防范短板效应,确保旅游扶贫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