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在带来宏观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它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又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这种连续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而消费则处于疲软状态,以致中国经济结构畸形、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在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全面转型的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压抑了国民消费,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带来了出口的严重萎缩,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经济增长的维系,投资已是独木难支。如何合理、有效地启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桥头堡”,对其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消费经济学理论;还可以为政府部门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实证依据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也可以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本文在对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进行动态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深入分析了当前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水平、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其次,建立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陕西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随后分析并找出了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促进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对策建议。总之,本论文在研究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实现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