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以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兴起,而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仍将是大兴土木的几十年。城市的工程建设活动构建起城市物质实体、形成城市风貌、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也具有深远影响。但因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工程建设模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全球得到普遍共识后,又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采纳,同时也为建筑业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本文将以城市系统为视角,研究城市地理空间单元内部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及其构建的城市物质实体的可持续性。本文在界定城市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建设理论,识别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路径分析探究其影响机理,并构建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选取中国内地29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予以实证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献研究法识别出23个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借助问卷调查法获得其重要度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均值排序,重要度排名前5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城市工程质量”、“城市工程事故多发性”、“建筑设计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建设土地利用”,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23个影响因素萃取成6大影响因子,并予以命名。(2)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萃取结果形成的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理论模型予以修正。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法探究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得到作用效果最明显的三个影响因子及三条影响路径。(3)基于6大影响因子类别极其包含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起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选取29个中国内地省会城市从综合值、6大类别以及区域分析三方面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处于工程建设可持续性中等发展水平;6大类别的不同城市得分间有所差异;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城市整体表现优良,大西北和东部城市整体表现不佳,其余区域城市表现参差不齐。(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关键影响因素、关键影响路径和实证评价结果三方面,在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现实条件下、结合政策法律与技术应用,对城市视角下工程建设可持续性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