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苯尼考(Florfenicol,FLO)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动物专用酰胺醇类广谱抗菌药,是当前畜禽及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抗菌药物之一。在畜禽及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原菌垂直或继发感染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大量的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甚至被大量滥用和乱用,这给畜禽健康养殖和未来细菌病的有效防控带来巨大挑战。目前FLO被作为开口药大量用于家禽养殖,近年来FLO是禽蛋及禽肉中药残检出率较高的药物之一。随着FLO的使用,其造血毒性、免疫毒性、基因毒性和胚胎毒性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FLO导致胚胎毒性的机制和暴露于FLO的胚胎的病理变化以及育雏早期使用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明确FLO对鸡胚及雏鸡的毒副作用,本研究通过FLO饲喂产蛋种鸡、蛋内注射以及雏鸡饮水多途径药物应用实验,系统地研究FLO对鸡胚胎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旨在为FLO的安全再评价及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参照临床常用的治疗剂量将FLO拌料饲喂产蛋种鸡5天,收集停药后第1天所产的种蛋进行孵化,跟踪应用FLO后鸡胚发育和孵化率,并对所孵雏鸡28日龄内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建立FLO蛋内注射模型,用1.6μg/g和3.2μg/g浓度的FLO注射种蛋,并对鸡胚生长发育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产蛋种鸡应用FLO可导致部分鸡胚在孵化早期发生死亡,用药组鸡胚在入孵的第3 d和8 d的死亡率达到27.78%和33.47%;通过比较入孵21天的出壳率发现,FLO可显著降低活胚的出壳率,用药组的出壳率仅为55.13%;产蛋种鸡应用治疗剂量的FLO对出壳后雏鸡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FLO蛋内注射模型表明,FLO可以影响鸡胚的早期发育,导致鸡胚存活率降低,发育分期(H&H期)分布滞后,胚胎眼睛发育异常,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病理学检查表明FLO暴露影响了4.5日龄鸡胚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心脏横径变短,心室小梁肌排列紊乱,心室壁厚度减小;此外,FLO还可导致鸡胚卵黄膜血管的发生、发育异常,降低血管密度,显著下调卵黄囊膜中血管生成关键基因(VEGF和FGF-2)的转录水平。SPF雏鸡3日龄起在饮水中以100 mg/L的剂量添加FLO,连续饮用6天,对雏鸡生长性能进行监测,通过病理学检查及TUNEL凋亡染色检测应用FLO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并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NDV抗体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2、IL-6、TNF-α、IFN-γ)含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器官中干扰素相关基因(IRF-7、2’-5’OAS、Mx1)和细胞因子基因(IL-6、TNF-α、IFN-γ)的转录情况对机体免疫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育雏早期应用FLO可抑制雏鸡的生长发育,用药组的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停药早期FLO处理组法氏囊中淋巴细胞的数量较少,TUNEL凋亡检测结果显示FLO处理组的法氏囊发生明显的淋巴细胞凋亡。FLO处理组免疫器官中干扰素相关基因IRF-7、2’-5’OAS及细胞因子基因IL-6、TNF-α、IFN-γ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Mx1基因转录水平在所有时间点均差异不显著;FLO处理组血清中NDV抗体水平及细胞因子IL-1、IL-2、IFN-γ的含量在停药早期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在后期能逐渐恢复。本研究表明FLO对鸡胚胎发育及雏鸡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LO诱导胚胎毒性以及免疫毒性的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