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识解理论的Martin Palmer《庄子》英译“偏离”的认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是道家经典作品之一,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一百多年来,已被多次翻译,在现存《庄子》英译本中,Martin Palmer译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译作之一。本文以识解理论为视角研究Martin Palmer《庄子》英译本,试图探索其译本中偏离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识解理论认为识解是形成概念或语义结构的具体方式,人们有以不同方式认知同一情景的能力。辖域的选择、注意力的改变、视角以及详略度的变化都会造成不同识解。语言表达者将自己的识解转化为语言,而受话者则需要对其认知结构进行逆向还原。翻译即是译者对原作者识解方式进行还原的过程,并受到译者自身识解能力的制约。研究发现:Martin Palmer译本尽可能的还原了原作者的识解方式,传达了原著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原文辖域的偏离,直接辖域与背景的偏离导致译文中词语与句子产生意义偏差。其次,是对原文视角的偏离,观察视角与观测点的偏离导致译文中句子主语及句子之间语法关系发生改变。最后,是对原文突显的偏离,侧面偏离、射体与界标的颠倒导致译文中的词性与句子侧重点发生变化。Martin Palmer《庄子》英译本的偏离现象与其主观化识解有关,其识解方式制约因素包括个人经历、思维模式及个人偏好。本文尝试从识解理论视角研究Martin Palmer《庄子》英译本,探索译者主观识解偏离的原因,有助于丰富《庄子》英译研究的视角,并为古典著作的翻译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双扑伪麻片是一种抗感冒和抗过敏药,其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部颁标准(试行)已收载,其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分别为多次提取后紫外法,操作过程较繁锁,容易带入误差
急性创伤疼痛属伤害性疼痛,是由较短时间内作用于机体组织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急性创伤引起的疼痛可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尿潴留及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
期刊
患者,女,28岁,失声两月余,于2001年8月8日来我部就诊.于2001年6月5日晨起时突然失声,并自觉喉部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以"喉炎"给予头孢拉定静注、雾化吸入等治疗10余天,症状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