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界的崇土意识初探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土意识是人们敬土、畏土、求土、恋土心理的一种总和,是在我国农耕文明的大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本文以崇土意识为中心,探讨了它形成的原因、历史演变过程、影响、功能及发展现状等。除去“导言”和“余论”部分,正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分析崇土意识的内涵,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分析它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分析崇土意识的影响,包括对民众的自然时空观、生活观、义利观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等。 第三章介绍崇土意识曾发挥过的功能,分别探讨了它的控制功能、维系功能和怡情功能等。 第四章介绍崇土意识发展的现状,分别介绍了农民和城镇居民对土地的情感变化,并简单地分析了崇土意识内涵的改变对民众其他观念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队伍的生力军,是高校的希望和未来.高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非常丰富
在金相试样的制备(磨制及抛光)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在试样的表面产生变形层,使试样观测起来较为困难.作者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出试样在抛磨过程中金属试样磨面产生变形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