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大鲵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组织病理,于2009~2010年间在陕西省汉中市多家大鲵养殖场进行腹水病大鲵样品采集,采集的患病大鲵经活体解剖,在无菌条件下从腹腔、肝脏、肌肉等处分离出单个菌落,纯化后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致病菌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对主要病灶组织肝脏、心脏和脾脏等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制片, 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病原导致的大鲵腹水病的病理变化。取得以下结果:1、大鲵“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通过对4株致病菌的16S rRNA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同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合致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将4株致病菌确定为腐败斯瓦尼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布鲁氏杆菌(Brucellaceae bacterium)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2、大鲵“腹水病”病原菌的药敏试验:(1)腐败斯瓦尼菌对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乳酸环丙沙星、盐酸恩诺沙星、盐酸诺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2)荧光假单胞菌对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3)布鲁氏杆菌对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乳酸环丙沙星、盐酸恩诺沙星、酒石酸吉他霉素、阿奇霉素等高度敏感;(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恩诺沙星、酒石酸吉他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4株菌对磺胺对甲胺嘧啶钠、红霉素不敏感。3、大鲵“腹水病”主要病灶组织的病理变化:4种病原菌均可造成大鲵肝脏、心脏等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和肝细胞肿胀,胞浆浑浊,胞浆中可见微细的蛋白质颗粒。肝组织中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荧光假单胞菌、布鲁氏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都引起大鲵脾脏病变,致使脾脏淋巴细胞增生,但是腐败斯瓦尼菌没有引起大鲵脾脏的病理变化。本试验鉴定了4株导致大鲵“腹水病”的致病菌,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和组织病理的观察,对于大鲵“腹水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