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咳嗽的感染部位及中医证候与咳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感染性咳嗽的疾病部位及中医证候与咳声特征的相关性开展研究。目的:运用声学和语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声音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咳声的数字化指标与咳嗽的病位、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参照最新的咳嗽中西医诊疗指南,设计咳嗽病例调查表,以东直门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中18岁到85岁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同时采集患者的原始咳声资料,运用Praat语音学软件数字化分析咳声的时域和频域指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多样本的统计分析,进而得出咳声指标与疾病病位、中医证候之间的统计学关系,为现代数字化闻诊辅助中西医临床辨病、辨证论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基础。结果: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最高。男性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女性高,女性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率较男性高。中青年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老年人高,中老年人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率较青年人高。青年人和老年人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较多。不同疾病部位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风盛挛急证较多,痰热郁肺证较少。男性较女性患痰热郁肺证多,女性较男性患风盛挛急证多。青年人较中老年患风盛挛急证多。老年人较中青年患痰热郁肺证多。不同中医证候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上呼吸道感染以风盛挛急证为多,社区获得性肺炎以痰热郁肺证为多,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两者较为接近。不同疾病部位的中医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4.基频、第一共振峰、谱重心、偏度、峰度、标准差(频率)、mean、offset、band energy difference 9个指标对于区分不同疾病部位的咳嗽声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基频、谱重心、峰度、mean 4个指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mean值、offset值、band energy difference值、第一共振峰值、标准差(频率)值、谱重心值相对较低,偏度值、峰度值相对较高;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各项指标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反,而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趋势较为接近。所有声学指标对于区分不同中医证候的咳嗽声音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本研究期内,风盛挛急证多,痰热郁肺证少。越靠近下呼吸道,痰热郁肺证越多;越靠近上呼吸道,风盛挛急证越多。身体素质较弱者患社区获得性肺炎和痰热郁肺证多,身体素质较强者患上呼吸道感染和风盛挛急证多。2.mean、offset、band energy difference、第一共振峰、基频、谱重心、标准差(频率)、偏度、峰度9个语音参数,可以区别呼吸道感染部位。越靠近下呼吸道,能量和频率越集中于较低范围,反映了下呼吸道咳声低沉的特点;越靠近上呼吸道,能量和频率越分散于较高范围,体现了上呼吸道咳声高亢的特点。语音参数尚不能区别不同的中医证候。
其他文献
轨道交通限界设计,传统的作法是采用区间车辆限界、设备限界进行各种建筑限界设计。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限界设计以保守求安全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建设要求。通过对限界设
目的提高章丘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根据近几年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管理措施。结果健全管理组织,增加资金投入,质控落实到位,开展环
肝胆与脾胃不仅在生理上息息相关,而且在病理上亦互相影响,临床上主要以肝胃失和、气机不畅所致胃脘疼痛不舒多见,通常以疏肝和胃为基本治法。然而肝胃不和的病因病机各有不
2016年,我国印染助剂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上年同期保持小幅增长趋势,但增速明显下滑,行业产销量、出口量、创汇额等经济指标都呈下降趋势。2016年我国印染助剂进出口情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的患者,均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随后根据
<正>样子丑陋还带有毒性的麻风树,以前一直不受人们喜爱。然而,据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由于其果实可以榨出很多油,目前麻风树,摇身一变,成了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的成活率及再植后断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断指再植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
针对目前仍存有一定规模高能耗、低效火电机组运行的情况,需要提出未来促进此类机组淘汰的政策建议。研究在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各类关停小火电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