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在不同结核病患者中的含量及成熟度变化,探讨DC在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为基于DC的新型结核疫苗开发和抗结核免疫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抽取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以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DC含量。2.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DC体外诱导培养,加入rhGM-CSF、rhIL-4、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11天收获细胞。3.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4.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IL-12p40、IL-12p35和CCR7 mRNA表达情况。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2p70含量。结果1.结核病患者组外周血DC总数和DC1亚群分别为(0.42±0.19) %, (0.28±0.13) %,均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2亚群无明显差异;痰涂片阳性患者外周血DC总数和DC1亚群分别为(0.24±0.06) %, (0.16±0.04) %,均低于痰涂片阴性患者,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C2亚群无明显差异;初治组患者与复治组患者DC总数、DC1和DC2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2.在rhGM-CSF、rhIL-4和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下,培养11天时,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均可以见到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的树突状细胞。3. RT-PCR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组IL-12p40、IL-12p35、CCR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群(P <0.05)。4. ELISA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L-12p70含量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并且出现分泌高峰延迟。结论1.正常健康人和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经分离后,加入rhGM-CSF、rhIL-4、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至11天时,均可获得具有典型形态和功能的DC。2.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IL-12p70分泌水平和IL-12p40、IL-12p35、CCR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群,提示DC发生成熟障碍,从而始动免疫应答的能力减弱。3.结核病患者外周血DC总数和DC1亚群减少,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之后,促使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能力减弱,介导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