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内贸易,又称作双向贸易,是指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种类型的产品。Verdoorn在1960年通过观察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贸易流动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由于古典的贸易理论模型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们便开始寻求新的解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此研究,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成因的解释及其度量方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也纷纷出现。但是有关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特别是它和欧盟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不多见。考虑到2006年,欧盟已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已跃居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二者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从1999到2006年,中欧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决定中欧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测量产业内贸易的方法以及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模型。然后利用Eurostat的数据,着重分析了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号(SITC)第5到8类商品的GL指数值。这些数值先由SITC三分位数值计算然后加权平均得出。之后,本文还分析了中国与欧盟不同成员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不同产业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也被显示出来。在接下来的部分,首先定性分析了要素禀赋、外商投资、贸易壁垒、宏观经济指数、汇率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然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外商投资、两国距离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最后,还以消费类电子商品为例,分析了特定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情况。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取得了如下的发现:第一,无论是从不同产业还是从与不同欧盟成员国的贸易来看,中欧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差异显著。从产业层次上来看,化工产品主要是水平产业内贸易,而纺织品则主要是从中国到欧盟的单向贸易;机械和电子设备则主要是垂直产业内贸易。从国别来看,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和芬兰是欧盟内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五个国家。大多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第二,要素禀赋、外商投资、宏观经济状况、两国距离、汇率等都对产业内贸易有明显影响。其中,两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具有最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人均GDP的差值则具有最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商投资也对中欧产业内贸易有明显的正效应。在特定产业内,研发投入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发展中欧产业内贸易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第一,由于两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对产业内贸易有着最为显著的正影响,所以对欧盟来讲,应大力发展新加入的中东欧成员国的经济;对中国来讲,则应对农村经济给予更多关注。第二,中欧应在WTO技术贸易壁垒协定框架下,加强在产品标准和规范上的合作,积极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一个更加自由的贸易环境将使两国在长期内共同受益。第三,中国对来自欧盟的外商投资要区别审慎对待。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鼓励支持,对污染型、低附加值产业进行限制。同时应鼓励国内发展成熟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第四,技术革新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而对两国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教育等的投入,同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