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燃料电池多相传输现象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源动力装置,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可持续利用清洁能源装置。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表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和兴趣。从最新的研究情况看,虽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正在趋于成熟,但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急需解决,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着眼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管理问题,针对目前实验技术无法达到的区域,基于格子Boltzmann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可以实时动态分析和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多相多组分流动的计算程序,系统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液态水的传输现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充分认识液态水在气体扩散层和微孔层内部的传输过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平衡管理,避免水淹引起的性能下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数值重构GDL-MPL多孔介质模型,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两相流动模型研究了液态水在GDL-MPL模型中的传输机理、微观孔隙结构对水传输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气体扩散层内部水传输现象,微孔层存在对水管理的作用,以及气体扩散层、微孔层以及两者交界面中存在不同裂缝时对水传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内部水传输主要受毛细力控制;微孔层可以有效控制液态水回流,缓解水淹电极的情况;GDL-MPL模型内部存在裂缝对水饱和度有显著影响。第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液态水经毛细力作用通过多孔气体扩散层后,最终会以液滴的形式出现在扩散层表面。研究与气体扩散层界面相关的气液两相传输现象是分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反应物输送和水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两相流动模型,对气体扩散层与气道交界面上的气液两相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详细探讨了不同孔隙间距、微通道气体速度大小不同孔隙直径以及扩散层表面润湿特性对液滴形成和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孔隙间距和气体流速,采用疏水性表面可以减少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液态水排出效率。模拟结果为深入理解气体扩散层界面水传递机制提供了参考。第三,液态水经气体扩散层表面脱落后进入气体流道。针对液态水在气道中的有效排出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理解,特别是水在流道内的具体传递过程。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两相流动模型模拟了不同形状气体流道内水滴的传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直角型气道,水滴最终都附着在气道壁面上,很难从气道内排出;而对于U-型气道,水滴的传输特性有很大改善,气体流道内的水滴较容易排出,特别是当提高气体流速以及表面接触角时效果更明显。最后,由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内部传输特性复杂,目前对其孔隙尺度传输现象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二维多相多组分格子Boltzmann模型成功拓展到三维,参考催化层真实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处理,数值重构了催化层三维多孔结构;采用三维格子Boltzmann多相多组分模型对催化层传输特性进行了初步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对催化层传输特性有显著影响。本文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问题,从孔隙尺度上系统研究了气体扩散层、微孔层、气体扩散层表面、气体流道、催化层内部流动过程,揭示了其传输机理,研究结果为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提高创业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考虑到目前创业教育脱节化、碎片化、封闭化以及形式化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
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普通居民是乘用车消费的最大用户。乘用车是我国汽车市 A passenger car is a car whose d
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已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对其选址需求度进
近年来由于低密度住宅所提供的舒适居住生活空间、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性化的建筑、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和谐的社区氛围等受到市场供求双方的共同青睐,成为房地产开发中一道亮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一项资源消耗和污染较大的行业,新时期为了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应该积极推动建筑企业改革和转型。在建筑工
现行《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2000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经17年有余。随着《刑事诉讼法》、《律师法》的修改,以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的相继出台
本文引入经济主体权力结构的概念,分析了企业的契约形成和变迁。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不是单纯的市场契约,也不是科层制,而是融合了市场契约、科层制和关系契约的混合契约。关